好的高中,也未必都是一本大學……大家爭的無非是個機會而已。
除此之外,打仗也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不是誰都能打一輩子的,很多人當了幾年之後,身體跟不上,或者受了傷,就想要另尋出路……任何行業,都是一個巨大的金字塔,風光無限的,也就是頂層的少數人員而已。
分析了效用士的情況之後,蘇轍眼前一亮。
“姐夫,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不要提到效用士,就想著那些驕兵悍將,其實還有很多普通人,他們還是大多數……只要條件合適,把這些人引導進入工廠,是完全可以的。”
王寧安點頭,“至少弓箭社的青壯就可以,他們年紀普遍不大,也都認識幾個字……家裡情況並不富裕,到弓箭社訓練,一來是想學點辦事,二來呢,還能免費吃到一些肉食……說起來都是苦孩子,要是工廠能提供適當的待遇,絕對沒有問題。”
蘇轍大喜,“姐夫,我這就去安排!”
他匆忙跑了,就剩下王寧安爺倆。
狗牙兒託著腮幫,著實上了一課,相比老爹,他還是太嫩了。不過,就算是那些預備兵,弓箭社的青壯都解決了,還有6萬多精銳的猛士,也不是一個小數目,難道就放在那裡不管?
“該裁一定要裁,只是這些人都解甲歸田,實在是浪費了。”
王寧安想了想道:“朝中應該通盤考慮,重新整頓禁軍,把一部分效用士編入禁軍,預計能解決兩萬人……再有不願意從軍,或者想要回鄉創業,做點事情的,咱們家提供貸款,或者把家裡的產業轉給他們,畢竟跟著咱們這麼多年,辛辛苦苦,不能一點人情味沒有……正好藉著這個機會,把咱們家的產業都處理乾淨了,不然留在那裡,始終是個麻煩。”
狗牙兒用力點頭,“老爹想得周全,可萬一還有人,也選不上禁軍,又不會經營,那該怎麼辦?”
“這還不簡單,隔著大海,不就是戰場麼!”
狗牙兒遲疑一下,興奮叫起來,“爹,你要摻和高麗的大戰嗎?”
王寧安含笑點頭。
在王寧安的規劃裡,變法從來都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全面鋪開,一項項落實,絕不是光盯著海外,或者光顧著內部,也不是光裁軍,或者一心點科技樹……這些東西必須放在一起,按照先後,一項項往下推……分田是一切的突破口,是基礎,裁軍是把人員和資本轉到工業領域,促使工業發展……接下來向外開拓,就是開啟市場,創造需求,反過頭,讓剛剛成型的工業體系加速運轉,儘快成熟起來。
如果僅僅著眼一個方面,那就是隻見樹木不見森林了。
王寧安醞釀了這麼久的變法,又豈會那麼簡單!
經過深思熟慮,王寧安連著上了三道奏疏。
第一,就是參考兗州和濟州的經驗,全面鋪開分田事宜,主要放在京東路和河北路。京東路已經有成功的例子,至於河北路,當年幽州就是分了田,因此該怎麼辦,全都很清楚明白,只要有足夠的意志,就能推下去。
第二,要重新整頓軍隊,全面廢除效用士,廢除廂軍,以大宋目前的財力,完全可以落實徵兵制……王寧安預估,大宋需要30萬左右的軍隊,其中禁軍佔一半,主要放在河北,陝西等方向,用來對付契丹和西夏,還有一半則是守備部隊,充當支援和安定地方。
不過考慮到可能會有大戰,所以王寧安規定,各地的青壯要主動登記,每年會輪流進行訓練,遇到大戰,則要迅速編入軍隊,支援作戰。
以王寧安的估計,大宋在三個月之內,就能動員出50萬人馬,這個數字足夠應付各種情況了。
這兩道奏疏上去,可把所有人嚇了一跳,就連那幾個蟄伏在家裡的老貨也都怕了。
王寧安這小子的變法不是開玩笑的,他這是玩真的了!
要知道王家可是河北最大的家族,率先在河北分田,等於向自己下手,至於廢除效用士,重新整編軍隊,受損最大的還是王家。
壯士斷腕!
夠狠!
夠果決!
“妄做小人啊!”
張方平得到了訊息之後,一聲長嘆,顯得格外羞愧,他乾脆跑到道觀裡,每年看書修行去了,也懶得管外面的事情。
倒是賈昌朝和文彥博,兩個老貨都趕快下令家裡,要儘快處置了所有產業,尤其是田地,更是不能留了。
等王寧安處置了自家的,就該輪到他們的頭上了!
……
和這兩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