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銅錢留住。但微臣也有些擔心,萬一遼國威逼那些貴胄商人突然從錢莊提走存款,豈不是一下子打垮了錢莊。所以微臣以為,還要有一條穩定的銅礦來源。”
聽到王寧安的話,趙禎驚得都放下了筷子,從大宋立國開始,有一個詞就頻頻出現,那就是:錢荒!
中國地大物博不假,可偏偏缺少貴金屬,金,銀,銅,哪一樣都不豐富,每個王朝建立起來,天下太平,商品豐富,都會面臨著貨幣缺少,到了商貿最繁榮的大宋,問題就更突出了。
逼得大宋朝廷不得不弄鐵錢,更慘的蜀地乾脆推出了“交子”。
這個難題已經困擾了大宋幾十年,從趙禎登基就年年有人說,到了現在頭髮都快白了,也拿不出辦法。
如今小小的王寧安又提了出來,讓趙禎大為震驚。
“卿可有辦法,解決錢荒?”
王寧安道:“微臣可不敢誇口,但微臣覺得所謂錢荒,根本在於銅礦,只要找到了銅礦,什麼都迎刃而解了。”
“呵呵,這話有理,可我大宋偏偏就缺銅礦,天意如此,如之奈何啊!”
“陛下,我大宋雖然缺銅,可其他地方卻未必,微臣已經請一些海商四處找尋,據他們所說,倭國,南洋似乎都有銅礦,微臣手裡還有一柄海商送的青銅寶劍,據說產自南洋土人……當然,南洋畢竟鞭長莫及,想要見到成果,至少要十年之功。但是微臣卻知道一個地方,盛產銅礦,想要拿到也不難!”
“哦,是哪裡?”
“大理!”
王寧安可不是胡說八道,當文彥博等人以錢荒為名,試圖阻撓榷場建立的時候,王寧安就下過功夫,查閱古籍,尋找可以開採的銅礦。
其中最容易的,就要數雲南東川的銅礦,翻閱古籍的時候,王寧安就發現早在漢代就有云南產銅的記錄,青銅的兵器,樂器,禮器,數量都不少,還有商人攜帶雲南的銅器到中原販賣。
只是雲南路途遙遠,中原王朝一直沒法有效控制,滇銅就一直被耽擱下來。
直到那位被無數穿越女士盯上的四爺登基,國內錢荒嚴重,才大規模開發滇銅……既然四爺都能做到,大宋沒有理由不行。
如今統治雲南的是大理國,也就是那位蠢萌的段公子的先人,應該很好對付。可是趙禎卻眉頭皺起,非常不以為然。
“大理國承襲南詔國,當年唐太宗扶持南詔,一統雲南,可南詔國主狼子野心,兇殘暴虐,背叛大唐,勾結吐蕃,前後有幾十萬唐軍折損在南詔,而且南詔又屢次攻擊大唐國土,屠殺百姓軍民無算,如此兇殘之國,如何可以打交道?”
王寧安一愣,他沒想到趙禎對大理竟然有這麼深的芥蒂,看起來還是太缺乏瞭解了。
“啟奏陛下,據微臣所知,大理和南詔還是不同的,段氏篤信佛法,幾代國主都提前退位,避居寺院,潛心修佛。風尚如此,又仰慕中原上國,想來是可以做生意的。不過陛下擔憂也是對的。微臣以為,這一次討伐儂智高,能不能把大理、安南,整個都納入全域性考量。藉著儂智高,試探兩國態度,如果可以,把這兩國也拿下,這樣滇銅就可以出雲南,走安南,從海路運回大宋,既能充實國庫,又能解陛下之憂。”
小小的王寧安,給趙禎的驚訝一個接著一個,從南到北,從平叛安民到經濟民生,這小子全都裝在心裡。
更為重要的是他站得足夠高,看得足夠遠,想得足夠深!
相比之下,朝中的諸位相公倒是顯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差了很大一截啊!
趙禎越看王寧安,就越喜歡,唯一的遺憾就是這小子太年輕人,哪怕他有二三十歲,自己也能破格提拔,此子之才,絕不在管仲之下,只要好好磨練一番,不失為國之良相。
王寧安絲毫不知道趙禎把他提高到了如此高度,相反他聊了半天,覺得皇帝也沒有那麼可怕,比起鄰家大叔還要和藹可親,他的膽子也大了。
順帶著王寧安又給趙禎出來個建議,六塔河失敗之後,朝廷究竟該怎麼治理黃河,一直沒有決斷。
王寧安主動攬下了職責,他願意帶著人在滄州以北,白溝河以南,修出一條二百里的河道,把黃河匯入大海,徹底解決水患問題。順帶著王寧安又向趙禎提議,這次南下剿滅儂智高,可以狠狠抓一些民夫,尤其是那些土著,都送過來修河,哪怕累死了,也不用在乎。
趙禎聽完,心裡頭砰砰亂跳,這小子是真敢說敢想敢幹,雖然頂著仁慈愛民的名聲,趙禎到底是個皇帝,對於那些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