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讓所有平縣的百姓安居樂業,五年之內,成為河北最富庶的所在!”王寧安自通道:“陛下提起食鹽,微臣倒是有個建議。”
“講。”
“微臣希望陛下能准許遼鹽進入大宋。”
“不行!”
趙禎斷然拒絕道:“食鹽乃是民生根本,朝廷的重要財源,我大宋海疆萬里,有海鹽、池鹽、井鹽。用不著遼國的鹽,朕不能把大宋的命脈送給遼國!“
王寧安暗暗苦笑,果然觀念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
“陛下,微臣以為採購遼鹽,反而是把遼國命脈攥在大宋的手裡,有百利而無一害。”
趙禎不解,還是搖頭。
王寧安繼續道:“其實就算不進口遼鹽,遼國也私下裡大量走私,他們從鹽湖直接取鹽,成本地,質量好,這是擋不住的。”
“微臣剛剛拒絕了陛下的好意,並非微臣不愛護治下的百姓。父母之愛兒,有悉心呵護,也有棍棒相加……至於為政治民,也應該如此,不能光為了百姓眼前好,也要考慮長遠。就拿微臣來說,家父就逼著我練武,從來不手軟。微臣不想讓百姓製鹽,就是不想讓他們養成懶惰的習性,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總是掙容易錢,有幾個人能富裕起來?微臣更希望治下的百姓能有一技之長,無論到什麼時候,都能憑著真本事掙飯吃,而不是出苦力,求別人賞飯吃!”
王寧安的這番話,真的是顛覆了趙禎幾十年的認識。
一直以來,所有人都告訴趙禎要愛護百姓,輕徭薄賦,於民休息,有一點不對的地方,就有無數人跳出來噴吐沫星子……趙禎這幾十年,也的確是時刻把百姓放在心頭。可王寧安的話,卻丟擲了一個趙禎從來沒想過的問題。
對百姓好,怎麼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