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關鍵就在實踐二字,坐而論道,不如腳踏實地,真正去做事,這也是臣在六藝一直倡導的精神。這艘鉅艦就由六藝百工院的師生參與設計建造,他們還計劃建造更大的神舟。”
“好!”
趙禎撫掌大笑,“他們要是造出了更大的船隻,朕一定不吝惜爵位,朝廷要多多獎勵這些能做實事的人,富相公,你要記下來,替朕好好落實下去。”
富弼躬身答應,面色如常,但是心裡卻越發無奈。
雖然他鄙視六藝學堂,討厭這些不遵守孔孟之道的壞孩子,可問題是這幫壞孩子往往能做到比人無法成功的事情。
就拿眼前的神舟來說,就是集合了大宋造船技術的最高成就。
龍骨採用了交趾的楠木,又增加了鋼鐵部件加固,船隻擁有上百個水密艙,即便受到損失,也不會輕易沉入海中。
另外船上又裝備了120架床子弩,還有一些原始的火箭,在火炮還沒有出現之前,這艘大船絕對是海上的刺蝟,無人敢惹。
……
趙禎在平縣的日子過得很愉快,除了見證了神舟下水,還參觀了軍械作坊,這也是王寧安著力最多的地方。
自從上次確定了鐵騎的方向之後,軍械作坊就加大了功夫,研究板甲。
經過了反覆試驗,終於成功了。
王良的手上就拿了一塊板甲,這是利用水力鍛床砸出來,一套完整的胸甲,大約30斤,重量只有步人甲的一半,那防護力如何呢?
現場就來了一個實驗。
一面擺著步人甲,一面擺著板甲。
王良提著一柄馬刀,吸氣用力,斜著向步人甲劈去,從肩膀到胸膛,被劃出了一道巨大的口子,甲葉子亂飛,刀尖深深陷入,顯然,如果裡面有人,非死即傷。
他又用同樣的力道,劈到了板甲上面,二者撞擊,發出一串火星,十分耀眼,仔細辨認,胸甲也被劃破,但是傷口不深,顯然,防護力,板甲勝了一籌。
光是讓王良實驗,顯然沒法說服更多人。
趙禎叫來了王德用和狄青,又找來幾十名捧日軍計程車兵,他們親自穿戴之後,都給板甲豎起了大拇指。
趙禎還有些不解,“朕看板甲只是護住了要害,四肢卻露在了外面,萬一受了傷,又該如何?”
狄青笑道:“陛下,疆場衝殺,哪有萬全之策,能護住要害就很不錯了,甲冑輕了,就能節省體力,板甲也可以把四肢都防護起來,就看戰鬥的需要,進行取捨。不過總體來看,臣要恭喜陛下,我大宋的鐵騎成了!”
王良招呼著手下,給趙禎進行了一次演示,他們一共200人,分成兩隊,騎著馬瓦里馬,身上披著板甲,每個人配3條騎槍。
由遠而近,戰馬邁著小碎步,快速向前。
趙禎第一次看到,雖然靜塞軍也演練過,但是和王家軍差得太多了,畢竟他們是和遼兵拼殺過,而且還大勝而歸的勇士。
往前衝擊,氣勢如虹,殺機四伏,讓人只覺得渾身血液都凝固了一般。當他們舉起騎槍,形成一排的時候,許多人驚撥出來。
包括狄青,鬢角都冒汗了,他不斷推想著,假如自己是這些人的對手,能不能從如林的長槍之中,殺出一條血路。
推想了無數的可能,狄青頹然放棄了。
不得不說,騎牆戰術,就是徹頭徹尾耍無賴!
愣是把你拉到同一個水平上,然後憑著絕對的優勢,徹底碾壓!
這些士兵根本不裝備弓箭,其實他們也很清楚,裝備了也沒有多大用,和遼國人比射箭,根本是腦袋有毛病。
老子就靠著快速的戰馬,堅固的鎧甲,優良的紀律,沖垮對手。
重騎就是整個大軍的鐵榔頭,敲開螃蟹鎧甲的錘子,後續的輕騎兵,騎馬步兵,還有床子弩,火箭,猛火油……這些才是殺戮遼兵的劊子手。
狄青不愧是領兵的天才,他已經很快勾勒出一套完整的戰術,他不無激動說道:“陛下,當下萬事俱備,只欠戰馬了,只要戰馬充足,錢糧足夠,隨時可以發動攻勢,收復燕雲!”
相比狄青的樂觀,其他人更保守一些,目前大宋的馬瓦里馬才只有幾百匹,完成訓練換裝的只有200王家軍。
北地馬的數量倒是有十幾萬,可是整個河北,也不過只有5萬匹,最重要的是攻打燕雲容易,可是守住燕雲困難。
這些事情都是作為統帥必須考慮的,趙禎很想聽聽王寧安的意見。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