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遼國鐵騎,大家不再是談虎色變,惶惶不可終日。
當然,也有人在問,王家軍有什麼了不起,不都是人嗎,憑什麼王家軍能贏?
其實這話問得很有道理,恰恰是王家軍沒什麼了不起,所以才贏了!
在組建騎兵之前,王寧安就很清楚,想要靠著騎射贏遼兵,根本做不到。他借鑑了後世的騎牆戰術。
所謂騎牆戰術是在火器大發展之後,騎兵淪為輔助兵種,才出現的一種作戰模式,要說起來,有點類似步兵的“排隊槍斃”。
騎士們按照一定數量,組成一排排的騎兵,大家緊挨著,衝鋒的時候,保持一個速度,形成一面牆,靠著整體的力量壓過去。
對方用弓箭,難以射穿騎士的鎧甲,而且即便是射穿了,後面的人也會迅速彌補上來。由於馬上射箭,要放慢速度,還要調轉馬頭,故此“騎牆”一定可以追上來,只要短兵相接,騎牆戰術的威力就展現出來。
不論你武藝多高,騎術多精,面對一排長槍,也只有死路一條。
有人又會想,那遼兵萬一也學會了騎牆戰術,以牆對牆該怎麼辦?
如果他們真的這麼幹,王寧安只會拍手稱快,大笑三聲,就怕他們不玩呢!
王良訓練過士兵,心裡十分清楚。
一個差不多的騎士,只要大半年的時間,就能掌握騎牆戰術。
大宋最不缺的就是人,遼國想和大宋對拼,來啊,歡迎啊!死五六萬人,大宋沒啥感覺,遼國卻要傷筋動骨,拼掉二三十萬人,遼國直接滅亡了,不但國家亡了,而且契丹人也會像匈奴人一樣,徹底消失。
說穿了,騎牆戰術就是要把對方拉到同一個水平線上,然後憑藉豐富的經驗,還有充足的後援,徹底把對方拖垮,拖死!
這套辦法放在之前,大宋也是玩不起的,畢竟戰馬的缺口太大了,好在王寧安花了七年時間,給大宋培養出幾萬匹戰馬,終於能奢侈一回了!
在紅城寨大破遼兵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