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4部分

張方平回京接任御史中丞,司馬光接任三司使。

另外蘇洵也被調回京城,接了開封府的差事。

張方平和蘇洵離開之後,巴蜀還有一大堆的事情,還有直道要修,江卿世家留下的爛攤子要處理。

趙禎任命餘靖做了川陝四路都轉運使,全權負責巴蜀的事情。

至於西府,趙禎讓包拯接樞密副使,同時又下旨,讓太尉狄青重新回西府,執掌樞密使大印。

“這個……陛下,狄相公固然功勳卓著,可是他……未必合適吧?”王寧安有些猶豫,上次狄青做樞密使,就鬧得紛紛揚揚,對於狄青這種純軍人來說,政壇實在是太複雜了,讓他接樞密使,等於把他推到了火坑,王寧安於心不忍。

“你不要管了!”

誰知趙禎鐵了心,不願意聽王寧安的。

“狄相公是朕的親家,朕不信任他,還能信任誰?想當年,狄青進京的時候,趕上東華門唱名,他指著狀元,意氣風發,對身邊人說,賤兒未必不能出頭!王卿,你可知道當年的狀元是誰?”

“是……是王拱辰!”

“沒錯!”

趙禎顯得非常震怒,聲色俱厲!

“朕真是瞎了眼睛,點了一個白眼狼當狀元。而真正忠心耿耿,替朕南征北戰,渾身是傷的好漢子,卻要屈居小人之下,險些遭到小人暗算,試問,天下有識之士,能不心寒嗎?”趙禎大聲道:“朕這一次用狄愛卿,就是要昭示天下人,絕不以科舉論英雄。而且朕要大有作為,掃平青唐、西夏,狄愛卿專心負責作戰,其餘的雜事,都不用煩他。”

趙禎的話語裡帶著強烈的懊惱悔恨,顯然,王拱辰和韓琦給他很大的傷害和啟發……貌似狄青再次出山,也不用擔心文官暗算,皇帝一定會庇護。

狄大將軍,馳騁沙場的時候到了,等著你替大宋開疆拓土啊!

王寧安滿心激動,終於不反對了。

西府擺平了,現在就剩下一個東府,除了王安石之外,趙禎決定再補充兩個人,一個是王,一個是劉沆。

王在慶曆二年中榜樣,之後扶搖直上,做到了翰林學士……但是這個人沒什麼出彩的,只是文采極好,是朝廷有名的一支筆,想來他在政事堂,也就是個跟屁蟲而已。

至於劉沆,此人倒是值得說道說道。

他是天聖年間進士,也是榜眼,資歷勝過王,而且為官相對清廉,他的族人曾經大肆兼併土地,並且打著劉沆的旗號,拒絕納稅,逃了上千貫田賦。

劉沆知道後,曾給地方官吏手書,要求他們依照規矩辦事,不許看他的面子,亂了朝廷法度。

這次韓琦和王拱辰倒臺,很大程度上是家人約束不嚴所至,提拔劉沆,正好作為榜樣,昭示天下,要嚴格約束家人,不可亂法。

“王卿,朕給你配得這三個助手如何?”

“我啊……”

說了半天,又回到了王寧安身上。

“陛下……真,真讓臣接昭文相啊?”

趙禎哼了一聲,“你當朕是開玩笑嘛?”

“這個……陛下,臣覺得一口氣罷黜所有宰執,是不是太過了?而且文彥博也沒有什麼大錯,他只是建議而已,採不採用,還要看陛下的意思,就不要誅心了……”

趙禎可不這麼看,“文彥博居心不良,分明是想庇護罪臣,朕要是不嚴懲,朝廷威儀何在?再說了,朕要推行變法,也離不開王卿,你就不要推辭了。”

“陛下!”王寧安嚥了口吐沫,“臣的確不擅長庶政,此時入政事堂,只會添亂……再有,臣不入政事堂,一樣能推動變法……臣準備全面推開交子,推動青苗法,只要紙鈔通行天下,陛下要南征北戰,多少錢都拿得出來!”

趙禎見王寧安不斷拒絕,有些不高興,可轉念一想,他這麼說也沒錯……讓王寧安在外面盯著文官,好過親自跳進爛泥塘。

“嗯,這次你就不用進政事堂了,但是,你一定要做好準備,下一次不許推辭!”

王寧安只能諾諾答應。

從宮裡出來,就已經黃昏了,等他回到家裡,一家人正準備吃晚飯。

楊曦就忍不住抱怨,“蘇妹妹馬上就要生了,這倆孩子出生的時候,你都不在家,現在到了老三,你還是一天天不回來……也不知道有多少事情要忙,你再這麼下去,我乾脆帶著蘇妹妹去益州,投奔老泉公去,聽說益州景色不錯,正好去武侯祠拜祭。”

“行了,別夢了,老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