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一項職能,便是制定基準利息。這幾年開封,還有許多城市,工商繁榮的地方,利息的確壓下來了。結果就是經濟繁榮,物阜民豐,朝廷歲入增加,國庫收入持續上漲。可是……”
王寧安怒道:“在農村,尤其是偏遠的地區,朝廷的政令無法下達,更遑論皇家銀行的指導意見。普通百姓,一生之間,很少離開鄉土,最多就是在縣城和村子之間往來,他們頭上的天,就是縣衙,就是地方計程車紳。”
“臣不知道青苗法會不會帶來諸多弊病,但是臣知道一點,青苗法給了普通百姓另一個選擇,不管是向銀行借貸,還是向衙門借貸,總之,不必苦求著士紳恩賜!”王寧安說完之後,衝著王拱辰呲牙一笑。
“王樞相,還有各位相公,你們覺得士紳賺取高額利息,逼得百姓家破人亡,可是對的?那你們又做的是誰的官?”
轟隆隆,天雷滾滾!
問得王拱辰面色青紫,嘴唇哆嗦,只能委屈哭道:“老臣是一心為了朝廷,天日可鑑啊!”
第534章 帝王心
這一句質問,如匕首般犀利,絕對是致命一擊!
不論怎麼回答,都沒有好下場。尤其是趙禎上揚的嘴角,顯示皇帝陛下憤怒的情緒。
趙禎當了幾十年的天子,自從處置幽州的時候,富弼說出了與士大夫共天下,非與百姓共天下的話,再到今日,究竟是給誰當官的質問。犀利如劍,等於把之前的問題又深入了一大步。
士人說他們和皇帝站在一起,可士人同皇帝有了衝突,他們又會站在誰的一邊?是效忠自己的利益,還是為了皇帝,粉身碎骨,不顧一切?
顯然,皇帝沒有那麼大的魅力。
說到底,士人還是效忠自己,為了自己的利益,所謂與皇帝共天下,根本是哄人的鬼話!
士人和普通的百姓,商人沒什麼不同。
要說有不同,那就是他們一直在哄騙皇帝,一直在撒謊!
王寧安剛剛的一番講解,已經掀開了一個千年以來,士人都不願意承認的血淋淋事實。
都說官逼民反,民不聊生。
改朝換代源於農民起義,而農民起義是因為皇帝昏庸,奸臣作祟,百姓活不下去,才不得不鋌而走險……這些說辭,全都沒錯,可是還有一個真正要命的關鍵,卻從沒有說出來。
皇帝和朝廷,離著百姓十萬八千里,想要禍害蒼生,還遠遠沒有那個本事。
對老百姓最終發起致命一擊的,往往是士人。
而高利貸就是他們手中最犀利的武器!
一個五口之家,守著二三十畝田地,養一頭豬,一些雞鴨,男人耕田,女人織布,農忙幹活,農閒上山打獵,採集山貨,下河摸魚,只要不懶得令人髮指,就不會餓死。
只是這樣的小農經濟太脆弱了。
比如誰家要辦紅白事,誰家有了重病人,再或者朝廷多徵收賦稅徭役……有一點風吹草動,老百姓就必須去借貸,田地就那麼多,哪怕日夜不停勞作,也很難提升多少收成,可是高昂的利息,只要幾個月的功夫,就能把一貫錢變成兩貫,三貫,五貫,甚至更多。
就算老百姓拼死拼活,老天爺也幫忙,贏得了豐收,可是別忘了,還有一個穀賤傷農呢!
借債還錢,這是天經地義不假,可是當借債渠道被壟斷,只剩下地主一方高高在上,他們就可以利用借貸,把所有百姓都弄得破產……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一到荒年,流民無數,百姓難以生存的根源!
士人標榜德行,標榜綱常,孔孟之道,這些都是都是掛在嘴上的,反觀他們的作為,那才是真正乘人之危,敲骨吸髓,無所不用其極,一個個十足的吸血鬼,大蛀蟲!
……
趙禎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秋水洗雙目,誰也別想欺騙朕!
他看向王拱辰的眼睛,出了戲謔之外,還多了一分冰冷!
韓琦看在眼裡,只覺得骨子裡都是冰冷。
遭了,王拱辰這個蠢貨,早知他這麼窩囊廢,就不該讓他發動攻勢。韓琦看了看,文彥博和賈昌朝乾脆低頭不語,閉著眼睛裝死狗。
韓琦氣壞了,這倆貨見死不救,自己要是不出手,王拱辰就算完蛋了!
“陛下!”
韓琦猛地站出來,“啟奏陛下,青苗法誠如王相公所言,才實行了不到兩個月,雖然有些弊端,但是總體還是好的,王樞相或許聽到了一些流言,他也是為了朝廷好。老臣以為,三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