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更是激動萬分,一定要跟著他們一起走。
在這片土地上,殺戮百姓是每一支人馬的本能,他們可不會在乎是漢人,還是吐蕃人,只要值得搶掠,就會毫不猶豫下手!
而趙鐵柱,他是所有人印象當中,第一個肯救人的武夫!
面對百姓的請求,許多士兵都不耐煩了。
“柱子哥,咱們可不能帶著他們,老弱婦孺,又沒有戰馬,怎麼跑得過董氈的騎兵?”
“沒錯,背上了這麼大的包袱兒,咱們都活不成了!”
“救他們一次就夠了,還指著咱們永遠保護他們啊?”
……
一面是苦苦哀求的百姓,一面是憤憤不平的弟兄們。
趙鐵柱覺得自己都要被劈成兩半了,他的目光掃過那些身上還有血跡的百姓,突然發現有一個婦人,臉頰有一道猙獰的刀口,懷裡還抱著一個孩子,整個人宛如一塊僵硬的木頭。
如果沒人保護,她,還有孩子,或許都會死去吧……
趙鐵柱深深吸口氣,“弟兄們,如果把他們都扔下,跟沒救人有什麼區別?”
“可,可我們沒法帶著他們走吧?”
趙鐵柱憨厚一笑,“其實有辦法的,只要留下一半人,擋住董氈,大家就能活命了!”
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
趙鐵柱的故事,是大戰結束之後,王寧安才從他的部下和逃出來的百姓口中得知……趙鐵柱為了掩護百姓撤離,從部下挑選了200名士兵。
大家爭得很兇,有人說家中一個親人都沒有,死就死了,什麼也不用在乎,倒不如留下了和董氈血拼。也有人說,他家中有了妻兒,已經有了後代,有了兒子的人,就不怕死了,所以他們才應該留下來!
趙鐵柱被這些爭相赴死,不離不棄的弟兄感動了。他含著淚和大家說,從軍近20年,打了不知道多少仗,能僥倖活下來,實屬幸運,不知道多少人,死在了沙場。
就在兩年之前,朝廷整頓西北軍務,王相公和包相公撥下了一筆款子,給每個有功將士在銀行建了戶頭,不用擔心被上官剋扣。
那一年趙鐵柱殺了兩個西夏兵,得到了120貫賞錢,靠著這筆錢,趙鐵柱娶了一個鄉下的姑娘做媳婦,人家才17歲。
三十多的老光棍,終於鐵樹開花。
當新郎官的那一晚,趙鐵柱喝得爛醉,又是哭又是笑,想起那些白白死在疆場,連名字都沒留下的弟兄,他算是有福氣的。
就在半年多之前,趙鐵柱的媳婦懷上了孩子。
“不管是丫頭,還是小子,俺總算有了後!”
趙鐵柱衝著所有弟兄拱了拱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大家都是弟兄,是生死兄弟。已經有了家室的,全都留下,把活命的機會留給還沒成家的兄弟,這好日子在他們那兒還沒開始,不能就這麼沒了!”
“至於沒有家室的弟兄,你們活下來,也請幫忙照看,別讓死去的兄弟的斷了根兒,絕了後,到了陰曹地府,都沒有給燒紙祭奠,成了孤魂野鬼……我,給你們磕頭了!”
士兵們忍著淚,點頭同意。
趙鐵柱立刻帶領著200名士兵,還有180名自願留下的青壯百姓,返回了康樂寨。
他們剛進駐寨子,董氈的大軍就鋪天蓋地而來。
趙鐵柱當即下令,封閉城門,誓與康樂寨共存亡。
在關閉城門之前,他又找出了20名最年輕計程車兵和青壯,逼著他們帶著所有的戰馬離開了康樂寨,去追趕其他的弟兄和百姓。
有了戰馬,百姓能跑得更快,多了一分活下去的希望。
而失去了戰馬,康樂寨的人連突圍的機會都沒有,只有死戰。
千古艱難唯一死,其實選擇起來並沒有那麼困難……趙鐵柱和三百多名勇士,面對十萬大軍,守衛了兩天半。
沒有一個人投降,也沒有一個人活著。
趙鐵柱被亂箭射死,他的頭被掛在了旗杆上示眾。
等到各路人馬擊敗董氈的時候,才僥倖找到了趙鐵柱的頭顱,可是屍體卻永遠找不到了。百姓在康樂寨外,選了處風水最好的地方,安葬了他,並且建造廟宇,祭祀不斷。
戰後,大宋皇帝趙禎,親自為趙鐵柱撰文,又有百姓將青唐最大的一處寺廟,改建成趙公廟。
金裝五彩的神佛被砸成了碎片,一個不起眼的武夫,成了所有人心目當中的神明,甚至在其後的漫長歲月裡,趙公廟甚至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