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們深得王寧安真傳,算計非常明白。
籌建西京銀行,以銀行的力量,救濟災民。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行為。
銀行是講究利益的,而救災呢,則是一項賠本的生意。
如果處理不好,把幾千萬貫全都賠進去,一點賺不到,那就徹底得罪洛陽計程車紳官僚了。相反,一味想著賺錢,壓榨災民,把他們逼上絕路,哪怕沒有崔家作亂,都會出大事情……從一開始,大家就沒把崔家當成真正的對手,是他們太高估自己了!
作為救災的第一個專案,就是皇宮對面的御街,王寧安在開封開發過,如今已經基本建成,雖然遷都洛陽,但是開封依舊是天下中心,物資雲集的商業樞紐。
御街地價暴漲了5倍,大宗交易,賽馬,金融,物流,這些行業每年帶來上千萬貫的稅收。
有珠玉在前,洛陽比照辦理就行了,而且有了水泥之後,在洛陽大興土木的成本更低。
第一批就招募了20萬青壯,參與御街工程,每人每個月可以領500文,朝廷和西京銀行提供每天兩頓飯。
在大災之年,哪怕沒錢,光是能吃飽,就足以吸引無數的人了。
20萬人,不到半個月,就招募完畢。
接下來是重修河堤,這也是沒有商量的事情,以地方稅收提供擔保,開啟常平倉,每個勞力一天能領2斤糧,幹滿半個月,發100文錢。
說實話,這點錢真的少得可憐,但是對老百姓來講,已經很滿足,很滿足了,修大堤是為了他們好,哪怕白乾活,也是應該的。
第三項,那就是修道路。
有著平縣和幽州的經驗,哪怕最迷糊的大蘇都知道該怎麼操作。
首先要考察各縣的物產情況,然後預估未來的客商數量,計算出一條路能帶來的稅收。
以稅收作為抵押,向西京銀行貸款。
量力而行,量入為出。
不能不敢投入,也不能學秦始皇,隋煬帝,過度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