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禎仁慈的面具之下,其實有著一顆敏感的心。只要想的多了,壞話就會變成好話,好話也會變成壞話,就看皇帝的態度了……
按照計劃,賈昌朝的請罪表送上去了,接著包拯和歐陽修的扎子也前後送走,就在此期間,轉運使鄭驤也沒有閒著,他也對準了賈昌朝,擲出了淬毒的匕首……
汴京會有一場精彩的鬥法,王寧安卻無暇多想,他要抓緊讓賈昌朝兌現承諾,萬一失敗了,豈不是白忙活了。
賈昌朝看在他幫忙謀劃的份上,自然是大開綠燈。親自下令,調滄州威字營都頭王良前往大名府剿匪……這道軍令下去,知道的人無不吐血!
開什麼玩笑,大名府在國初的時候,還叫天雄軍,那可是自盛唐以來,就是主力重鎮,屯紮數萬精銳,光是營就有上百個之多。
當年澶淵之戰,天雄軍力抗大遼雄兵,打得天昏地暗,寸土不讓,血水都染紅了城牆磚,哪怕幾十年過去了,天雄軍沒了昔日的風采,可也不是弱雞。居然大老遠調一個都頭過來,滑天下之大稽!
奈何賈昌朝的命令,誰敢違抗,五天的功夫,王良就帶著人馬,風馳電掣,趕到了大名府。
這些日子湧入滄州的流民越來越多,王良從中選出了一百多人,編入麾下,使得弓箭社的人數一舉突破五百。
大傢伙都一心成為效用,訓練很刻苦,戰力也算不俗,最起碼保護村子足夠了。
王良帶來了一百名騎兵,每人兩匹戰馬,這個配置在遼國、西夏算不得什麼。可是在大宋的境內,卻足以讓所有人驚掉下巴。
守城計程車兵指指點點,都盯著那些戰馬,膘肥體壯,絕對是優良的北方駿馬,這支人馬果然不同尋常啊!王良沒有閒工夫管別人,他直接找到了兒子,一見面就關切道:“沒事吧?”
王寧安嘿嘿一笑,“這不是好好的,能有什麼事!咱們發財了……”王寧安突然笑得像小狐狸。
他帶著老爹,還有一群風塵僕僕計程車兵到了一座倉庫,亮了一下腰牌,管庫書吏趕快放王寧安進去。
當進入倉庫之後,王良一下子就傻眼了,琳琅滿目的好東西讓他的呼吸一下子急促起來。
這是步人甲,密匝匝的甲葉放著烏黑的光,這是手刀,這是強弓,乖乖,還有唐代留下來的橫刀……
王良就好像一個村婦進了大觀園,看得口水長流,當他走到最裡面的房間,竟然驚撥出來,天啊,他看到了什麼,上百支兩丈多長的馬槊,安靜躺在架子上,灰塵落了厚厚一層,王良卻恍然不覺,幾步跑到了前面,伸手撫摸著冰冷的馬槊,只覺得渾身的血液都在沸騰,要是能得到一條馬槊,那該多好啊……
第91章 沒有皇帝是簡單的
馬槊在漢代就已經大規模裝備,雖然馬槊看起來和長槍差不多,可實際上工藝差別,判若雲泥,長槍差不多是四輪代步車,而馬槊則相當於頂級超跑。
上等馬槊不是用木杆削成,而是取優質拓木,先剝成大小粗細均勻的細蔑,將細蔑用油反覆浸泡,約莫用上一年的時間,泡到不再開裂變形,才能作為成料。一條馬槊消耗的材料能製作十張硬弓!
不但如此,耗時還非常多,製作好的細蔑要用幾個月的時間風乾,再以上等膠漆膠合,外層纏以麻繩,待麻繩乾透,再塗上生漆、裹以葛布,幹一層裹一層,層層疊疊。
到了最後,用刀槊身發出金屬之聲卻不斷不裂,這樣的槊身雖是木製,卻堅逾鐵石,又有木質的柔韌性,製成之後去掉其首尾,前裝精鋼頭,後安紅銅柄,可衝鋒、可近戰,可劈、可蓋,可截、可攔,可撩、可衝,可挑、可刺,奧妙無窮。
馬槊由於選料刁鑽,耗時極長,非騎戰世家不能擁有。
當年王家也有一條馬槊,長一丈八尺,隨著王寧安的爺爺戰死西夏,馬槊丟失了,王良只是在年輕時和父親學過馬槊的用法,差不多十來年沒碰了……
驟然見到了這麼多上等的馬槊,王良哪能不激動。他小心翼翼拿起一杆,仔細端詳,在馬槊銅製的後部,能依稀看到“開平三年制”的字樣。
開平是朱溫的年號,距離慶曆8年,已經有一百三十多年,這一杆馬槊依舊沉重結實,可見是何等用心!
大名府原是天雄軍,在唐代就是藩鎮之一,綿延幾百年,倉庫裡面的好東西實在是太多了。身為練武之人,就沒有不喜歡好武器的。
每一杆馬槊都讓王良愛不釋手,大宋沒有足夠的戰馬,連帶著騎兵衰弱,會製作馬槊的匠人已經不多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