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的大名!

小南門外的商人,除了要給朝廷繳納稅賦之外,還要拿出一份,孝敬給崔家,即便是海豐酒樓也不例外。敢不交錢,就別想經營下去。

這個崔家是滄州的大戶,據說從唐朝的時候,就住在這裡了。家大業大,實力非凡。眼下崔家說了算的名叫崔鈺,私下裡人們都說滄州有兩個知州,一個坐在東城包拯,一個坐在西城崔鈺!

在普通百姓的心裡,西城的知州還要比東城的更有威力!

包拯是來的強龍,而崔家就是地頭蛇,包拯要想有所作為,肯定要拿崔家開刀。王良好死不死,當著包拯的師爺,卻私下裡和崔家做生意。

找死也不是這麼個找法啊!

都說錢能矇住眼,王良的心都被蒙了,簡直是無藥可救了。

包拯道:“這個案子事關重大,崔家如果侵吞朝廷的糧食,當真就該死了!不過他們家勢力不小,對付起來不容易,王良,本官有一事相求,不知道你願不願意幫忙?”

稀裡糊塗被帶到了衙門,看了二哥出醜,王良是五味雜陳,走錯一步,身敗名裂。他一點不敢大意。

“小人自然是願意替大人效力,可小人畢竟拖家帶口,還要和家人商量一下。”

……

“我反對!”王寧安在班房裡聽老爹說完,毫不猶豫拒絕。

“寧安,包大人看重為父,怎麼能不知好歹?再說,再……”

老爹吞吞吐吐,王寧安點破道:“是不是還想著二伯?想立點功勞,好減輕他的罪孽?”

王良沒有反駁,只是嘆道:“就算不為了他,還有你奶奶,太奶奶,能眼睜睜看著白髮人送黑髮人嗎?”

老爹的為難,王寧安知道,可是他對王良只有厭惡,絲毫沒有同情。

“爹,崔家是什麼人?我可是聽韓蛤蟆說過,崔鈺明面上是商人,可暗地裡他是猛虎會的大龍頭,在街面上,有數以百計的閒漢打手,家裡頭還藏著亡命之徒,江洋大盜。和這樣的人鬥,咱們有幾分的把握?”王寧安故意提高了聲音,衝著外面朗聲道:“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包大人能在滄州幾天?更何況他又是朝廷命官,誰也不敢動他。可是人家敢動咱們,我可不想天天提心吊膽。爹,咱們還是老老實實賣麵條湯餅算了,別去渾水,被別人利用了!”

王寧安在裡面說著,外面的人聽得一清二楚。

“好一個狡詐的小子,他這是說給咱們聽呢!”公孫策氣呼呼道,包拯同樣生氣。他之前錯怪了王寧安,心裡有些愧疚,還想著提攜一下這個聰明的後生,哪知道他竟然如此膽小怕事!

一推門,包拯黑著臉進來。

“是老父母。”王良急忙行禮,白氏也跟著飄飄萬福。

包拯深深吸口氣,眼睛盯著王寧安,“前些日子,老夫沒記錯的話,王二郎還對老夫說,尊劉貶曹,是一顆忠心,赤膽報國,怎麼到了今日,就變得如此怯懦,判若兩人?”

該死,又是道德指控!

王寧安最討厭文人的就是這一點,他們總是拿一些似是而非乾乾癟癟的道德規範,去看待有血有肉的實際問題。包拯以直言敢諫聞名,身上自然也有清流之氣,也就是遇上了寬厚文弱的趙宋皇帝,放到明朝,一頓廷杖打殘了,要是到了鞭子朝,滅九族都是輕的,搞不好還要鞭屍呢!

“包大人,僅憑王良的供詞,沒法直接拿下崔家,貿然去搜查,只怕會無功而返。你就想給崔家設一個套,讓家父充作採購糧食的人,引崔家拿出侵吞的庫糧,來一個人贓俱獲。”

包拯哼了一聲,顯然王寧安說對了。

“包大人,你以為這個計劃天衣無縫嗎?”

公孫策開口了,“怎麼,還有什麼漏洞嗎?拿下王良,是以他唆使潑皮到酒樓鬧事為名,至於貪墨侵吞庫糧的事情,可是一點都沒有提,崔家不會知道的。”

“錯!”王寧安斷然說道:“崔家在滄州幾百年,上上下下,到處都是崔家的人。衙門裡的差役足有幾百人吧?他們平時不言不語,和木頭人一樣,誰知道他們心裡想著什麼?會不會給崔家透露訊息?而且崔家為什麼會選擇一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人合作?難道他們瞎了眼嗎?這會不會是一個圈套?”

包拯的瞳孔瞬間縮緊,拳頭不自覺握了起來!

他錯看了王良,難道崔家也錯看了嗎?雖然不願意承認自己比別人笨,但是理智告訴包拯,崔家能在滄州橫行幾百年,肯定有過人之處。

莫非真如王寧安所說,這是個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