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府上大睡著,一時半會兒看來是醒不過來了,關羽聞後不禁尋思:等他一覺醒來那豈不是延誤時辰了?不如自己動手!想到這他取出昨晚上張既給他親筆寫的書狀,帶上手上士卒以及馮翊郡府的府丁,來到馮翊郡最繁華的地段街面將張既的告示貼了出來,並當場予以宣佈,派專人進行看管,很快便周圍便聚攏了大批觀眾。。。。。。。。。。。。。。。。。
這條訊息如同一個定時炸彈在馮翊郡炸開了鍋,大到地主老財、豪門望族,小到街頭百姓、布衣之人,全部為這條驚天訊息所吸引,大家議論紛紛,眾說紛紜,張既在馮翊郡的這些年來,政績卓著、努力發展經濟、各項事業欣欣向榮、與民秋毫無犯,在稅收方面除了朝廷規定的予以上繳的稅收外,基本上就沒有其他的課稅和附加費用,所以當地的經濟發展的十分迅速,這下子來了個這麼訊息,當地的民眾如同驚天霹靂一般,深感意外。
張既在馮翊郡的這些年來積累了不少的功德和人脈在百姓心中也有著非凡的魅力,更是有著良好的口碑,這下他親筆題名要百姓做事,百姓怎能不買賬呢?百姓對於張既還是十分擁護的,這種信任建立在張既這麼多年來在馮翊樹立的威信,因為他之前做過的任何一項政策都成功了,所以百姓對他這次的決定自然也是贊成的,徵兵出資,對於一個具有50餘萬人口的大郡來說,對於一個具有著雄厚經濟實力的大郡來說,其實是算不了什麼的,但憑藉張既的威信,百姓很快就對這項政策擁護開來,紛紛奉命執行,徵兵徵費工作比想象的還要快,很快取得了進展,這大大出乎關羽的意料之外。
關羽見百姓踴躍,便開始安排人手,負責具體分工工作,一方面人手負責徵兵,一方面人手負責徵集錢糧;工作進行的如火如荼,僅僅三日的時間,關羽的工作就取得了突破進展,這麼大的動靜早已驚動了馮翊郡府的張既,這張既由於醉酒睡了兩天兩宿才醒了過來,當得知關羽正在馮翊郡內籌集軍馬和錢糧不禁大驚:這小子真夠可以啊!我就不信沒有我的命令他能辦成事情!
可此時的張既已經將自己手書的事情完全忘得一乾二淨了,他哪裡知道關羽此次是用了他的親筆手書進行活動的,也就是打著他的旗號進行徵兵工作,工作進展的很順利,這個訊息飛報張既,張既便來到府外檢視虛實,一看不要緊,一看嚇一跳:卻見整個馮翊郡內的大街小巷人頭攢動、人山人海、熱鬧異常,大家都在為徵兵工作奔忙著,馮翊從來沒有這麼熱鬧過,如此場景著實讓張既吃驚:這小子怎麼搞的如此厲害?
後來有人想張既稟報稱是關羽拿著他的手諭打著他的旗號在進行徵兵工作,張既聞後更是吃驚:什麼?打著我的旗號?還有我的手諭?這怎麼可能?我何時給他手諭了,我怎麼沒有印象啊?張既想到這遂找到關羽詢問事情。
關羽正在忙碌徵兵工作,有下人稟報稱張既找他,關羽很快會意開來,抽出身來徑直向馮翊郡府走去,張既找自己肯定是為了徵兵的事情,關羽邊走邊琢磨著應對的辦法,很快來到馮翊郡府,二人寒暄畢,張既遂道:“雲長啊!為兄還正想給你張羅徵兵這事呢?你怎麼就提前動手了?而且還沒用出面就把事情辦的如此熱鬧,到底怎麼回事呀?”
正文 第七十一章 結為至交(求推薦、收藏)
關羽見張既有些生氣忙勸道:“大哥莫生氣!小弟是做事是著急了些,有冒犯之處多多原諒,不過小弟要說的是這手諭可不是小弟矯詔的啊!這可是大哥親筆寫的啊!難道大哥忘了不成?”
“什麼?我親筆寫的,我怎麼沒有印象啊?”張既有些不解道。
關羽聞後繼續道:“大哥可以親自前去驗看就知道了!”
張既一聽覺得好生奇怪:如果這事果真屬實自己為何沒有印象?如果不屬實為什麼說的跟真的似的?看來自己不看看都不行了,張既決定親自去檢視一下自己的“真跡”,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麼!看看不就知道了麼。。。。。。。。。。。。。。。。。。。
張既在關羽的帶領下很快找到了自己親手寫的佈告,他仔細的看了一番,確實是自己的字型啊!不過為何寫的如此潦草?關羽這時提醒道:“大哥前日喝酒遂為小弟寫下了這個佈告,要小弟依佈告行事,要不小弟也不能這麼做啊!”
張既聞後便開始尋思起來,回想喝酒的一幕一幕,那晚是他喝的平生最多的一次酒,前奏他是記得的,只是到了後來他就真的有些記不清了,然後就是一覺醒來天亮了,隱隱約約的好像是提筆寫字來著,不過具體寫了些什麼他真的記不清了,難道寫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