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
小婉點點頭:“不過這些錢多是民間籌集,而且築成之後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好一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如果大唐各地都像滄州這般,何懼魍魎之輩興風作浪”高士廉撫須慨嘆。
越王李泰午餐的時候來趕飯局了,這個傢伙精明得緊,竟然沉得住氣不參加上午的談話,這一點很讓小婉佩服,果然是李世民的龍種,不是普通人可比。
不過接下來的談話就是比較輕鬆了,因為談的是如何賺錢,連高士廉也興致勃勃地加入談話,畢竟人人都需要錢,尤其是在官場上混的,要錢的地方多了,否則官何需貪?
送走太子、越王和高士廉,已經是夕照殘陽時分,小婉揉了揉額頭,總算是鬆了一口氣,這三個人代表了三個勢力,雖然她沒有左右逢源的意思,可人已經在自家的地頭,而且不是匯聚在一堂,她沒物選擇的機會,都說政治令人早熟,可早熟的結果不能是增加皺紋啊
“夫人,張南過來了。”紫鵑輕聲稟報。
“讓他在客廳等一會兒。”小婉吩咐道,她對著鏡子整了整妝,這才來到客廳之中。
在前一段時間,因為新酒上市很是熱鬧了一段時間,不過酒坊也面臨著兩大難題,一個是原料,第二個就是產量。
幸好碼頭的投入使用,解決了很大的難題,至少是原料的問題暫時得到了解決。不過,從遠處運輸,這一路上的損耗、運費等就增加了不少成本,從長久計,附近能夠有一個多品種、大面積的種杆基地還是大有必要的。畢竟酒類行業是一個相當長遠的買賣,可以說是一棵長青藤產業,經久不衰。
滄州這面,在今後主要就交給張南來打理,除了鹿鳴春之外,其它產業的協調、管理就主要由他來負責,當然具體事務自有其他人協助,很多事情已經由張南直接向小婉負責了。
小婉原本對於這個時代的門閥、世家制度沒什麼好感,但這些年來,隨著產業規模的擴大,她倒有些明白了。不過,即便如此,她也沒有和河東張氏完全和解的打算,既然家族如此重要,那就重新打造一個新的家族就是了,反正她還有兩個小叔和一個小姑,而且家中的這些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