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的艱難,也不放在眼裡,《屍子》雲:虎豹之子,雖未成文,已有食牛之氣。說的便是如此。
狄仁傑青年得志,一路平步青雲,扯輕帆乘風而上,深得帝寵,這讓許多昔年一起同窗苦讀的老友們唏噓羨慕,若不是李治臨行前的一番告誡,狄仁傑就真的有沉醉在眾人嘖嘖稱歎和熱心巴結中了,此時心有慼慼的狄仁傑最是感慨,人這輩子最要不得的不僅是心灰意冷,還有躊躇滿志了吧,所以以“監察使”這個不虛不實的官職初至金陵的狄仁傑早收斂了昔日骨子裡的傲慢,客氣的和這位金陵刺史聊著一些無關痛癢的風uā雪月,態度平和,不卑不亢,睿智圓滑,靈犀巧,卻不給人任何壓力,坐在對面的李義府也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言語老成細緻思路縝密的年輕人了。
“雖有周公之才,不足觀也。”
孔子這句話挪用在李義府身上是十分老到結實的,李義府ī下里自己也坦誠,自己似乎從來沒有將滿腔才識用在正道上。
笑裡藏刀就像是格,烙印在他每一寸的肌膚上,天生的政客,殺人不見血,在你不知覺間,已經到了你身邊,一刀割喉,這一點和李治有著驚人的相似,不過和一味的笑相比,“喜形於的李治似乎有著更多真的假的面具。
“人貓”,狄仁傑聆聽李義府時眼神還算真誠,可心裡一直念念不忘的便是這長安朝野對這位李刺史的評價,他一直覺得那位有“不動明王”的崔老爺子這樣稱呼李義府,有點抬高李刺史的意思了,所以狄仁傑進了金陵,從第一眼到現在,他一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