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才二十來天的公孫竺萱給就地法辦了,還不鬧天大的情緒,公孫竺萱緋聞鬧得越熱,才能增加自己法辦的正當性和法理性嘛。
“對了,以後你不叫公孫竺萱,也不叫公孫晴齋,無論是公孫,還是晴齋,朕都不喜歡。”李治突然意味深長的衝公孫竺萱道。
公孫竺萱聞言神情一怔,心中感覺到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如果她穿越過的話,知道那叫做女人的第六感。
“那陛下,我應該叫什麼?”
李治皺了皺眉,最後乾脆道:“就叫竺寒萱吧。”
“從此我叫竺寒萱嗎?再不復公孫,也不復晴齋嗎?”
楊晴齋喃喃道,從此她就是竺寒萱,一個新的名字,能帶來一個新的人生嗎?
而從今日過後,皇宮中關於公孫竺萱,哦,如今是竺寒萱的緋聞也越加熱烈了,可公孫竺萱從那日起,卻再未離開大明宮一乒,直到大軍開拔之日起!
這才有小桂子的發狠和冷笑,卻不過一場笑劇而已。!~!
..
第四章 敢明犯我大唐軍威者,雖遠必誅
“縱觀我華夏神州數千年的歷史,部落與部落間、民族與民族間、政治集團與政治集團間,曾經爆發過無數次性質不同、型別不同的大大小小的戰爭。
從先秦至我大唐,大大小小的戰爭更是幾乎從未間斷,百姓生靈塗炭,當真是興,百姓苦,亡,百姓亦苦。
從那上古傳說中黃帝時期,我中原大地,神州赤縣就已有了戰爭,黃帝與炎帝的阪泉之戰、炎黃二帝與蚩尤的涿鹿之戰以及共工與顓頊的戰爭,這都是中國上古傳說時代最早的戰爭。
及至當世時,形形色色的戰爭更是造就了無數叱吒風雲的軍事奇才,他們不僅熟諳領兵用計之道,而且深知作戰指揮之法;既能運籌帷幄之中,又可決勝千里之外。他們中的很多人,既建立了名垂青史的赫赫戰功,又留下了彪炳千秋的軍事理論。
遙想當年,春秋戰國,諸侯爭霸,頻繁地進行戰爭。
伴隨著一幕幕戰爭活劇的上演,更是成就了一大批名將奇才。
避敵銳氣、後發制人的魯武士曹劌;退避三舍、誘敵深入的晉文公;深入楚境、遠端奇襲的吳王闔閭;臥薪嚐膽、復國滅吳的越王勾踐;率師討秦、連克五城的魏將吳起;圍魏救趙、減灶誘敵的齊軍師孫臏;五路攻齊、連取七十餘城的燕將樂毅;火牛助陣、反攻復國的齊將田單;料敵如神、攻無不克的秦將白起;勇猛善戰、勇於改錯的趙將廉頗;抵抗匈奴進犯、抗擊秦國吞併的趙將李牧;……等等,不勝列舉。
其中,春秋末年齊國樂安人孫武更是其中翹楚。獻兵法十三篇,被封將軍,在吳楚柏舉之戰、吳齊艾陵之戰中建立了赫赫戰功。
其所著《孫子兵法》歷經千年,滄海桑田,至如今仍舊被尊為“兵家聖典”。
那秦漢時期,秦王嬴政掃**,滅天下,虎視何雄哉!長劍橫空,諸侯盡西來。還有那七十萬刑徒,起土驪山。三千童男童女,海外求取不死神藥,九幽黃泉之下,金棺葬寒灰,但卻二世而亡,何哉?”
不知不覺中,李治的聲音越加的豪邁,也越加的凌厲,但話中傾天的英武之氣,卻聽的早已歸順的李靖等一干老爺子,心中久藏的豪情洶湧澎拜不已。
“再說那泗水亭長劉邦,本是一街頭地痞流氓,卻建立了泱泱強漢,讓我漢人以之為名,但不到數百年間卻有王莽篡權,爆發綠林、赤眉起義,後漢雖復歸統一,但到黃巾起義,其間戰事更是接連不斷,國恆以弱喪,而漢以強亡,何哉?”
怒目圓睜,這一刻的李治是秦始皇、漢武帝以及還沒有出生的成吉思汗三位蓋世豪強霸主一起靈魂附體。
王霸之氣四溢,說出的話,更是震得下面無數老爺子心肝亂顫,不過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似乎就要從李治的話中,露出來了。
”還有我漢族最黑暗的年代,羯、白匈奴、丁零、鐵弗、盧水胡、鮮卑,這些來自蠻荒之域的野蠻胡族,大掠中原,搶劫無數財富,擄掠了我漢人少女,大肆**,把我漢族少女充作軍糧,宰殺烹食。一時吃不掉的,竟全部淹死,令易水為之斷流。
還有那羯族行軍作戰,從不攜帶糧草,專門擄掠我漢族女子為軍糧,稱之為“雙腳羊”,意思是用兩隻腳走路像綿羊一樣驅趕的**隸和牲畜。
夜間供士兵**,白天則宰殺烹食,那雄秦盛漢的漢民族眼看竟已經到了滅族的邊緣啊,何哉?
若非那武悼天王冉閔滅羯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