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走幾步。劉徹正對著地圖深思,一張獸皮描繪的萬里疆域圖被鋪陳在榻上,劉徹盤膝而坐,劍眉深鎖。
指了指對面,示意我坐下。
然後有兩個小黃門出來欲收拾地圖,被他制止了。
“陛下找我來有什麼事?您向來都厭惡婦人干政,所以應該不是找臣來商議國家大事的吧?”
“在朕的面前還總是自稱為我,普天之下也只有你一個了。”
“多謝陛下誇獎,但是習慣已成自然,想改恐怕一時半會很難了。”
大殿裡的內侍們全都退下去了,我的表情也就放鬆了下來。調整了一下比較舒適的坐姿。
……
坐下後,劉徹並沒有再說話。我只好眼珠子烏溜溜地四處打量。
然後盯住了矮几上擺設用的小金鳥。
天地可鑑,我真的沒有別的想法。只是研究下鳥的身上有幾根羽毛而已。
“喜歡就拿走吧。”
劉徹沒有抬起頭望一眼,就對我的行為下了定論。
我有點不高興了。
“陛下以為我就是這麼貪財的小人嗎?也太小瞧人了?……不過你要是送我,我也就不客氣了。”說著就把小金鳥揣入了懷中。
“朕聽說,這種紫芝龍涎能解天下奇毒,你且試一試。”
“哦……”事實上我已經恢復正常了。戴面紗純粹是這兩天的習慣和出於隱藏自己面目的需要。猶豫了一下,決定還是不講的好,平白無故的有人送東西,沒必要又還回去吧?
拿出小金鳥聞了聞,果然有一股撲鼻的異香。不知道里面都有些什麼成分?
第三十四章 馬邑之策(1)
劉徹好像也還是不錯的樣子……
我謅媚道,“陛下真是關心並瞭解臣下啊!陛下英明神武,而我卻曾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實在是汗顏不已!”
他聽了這話還是比較高興的。說道:“王恢向朕獻了一策,在匈奴人搶掠最盛的馬邑一帶設伏。朕已經聽了眾人的意見,想聽聽你的看法。”
我愣了愣。
“別人不知道,陛下難道還不清楚。臣只是一頭披著羊皮的狼,呃不對,是個掛羊頭賣狗肉的,根本就不懂什麼問卜求禱之術。難道陛下想要我佔演一番,看看此戰勝負,吉凶如何嗎?”
我並不想參與到男人們的政事,況且也不認為自己有那個本事和謀略。只道至少歷史上的大事件是不可改變的,也許正因為了解歷史,反而對自己的思維及想法產生了侷限性。
關於馬邑之伏,只知道後來是機密洩露了出去,並沒有成功。
但是劉徹正在興頭上,自然不能上去觸黴頭。
因此試探了下。
“陛下,似乎攻打匈奴的時機未到啊?”
“哦?你想說什麼?”
見他不高興,我連忙道,“當然,提前作下準備是應該的。”
“朕只是要你說說自已的想法。”他指著地圖道。
不過我文化水平低,到現在也不認識幾個大字呀?
“倘若在此地,於兩面陝谷設伏,當以什麼方法才能引敵入甕,又該以什麼方法以最小的代價取勝?”
“請問陛下此次欲出兵多少?”我陪著小心問。
劉徹低沉的聲音含著一絲陰唳。“三十萬。”
那豈不是長安城的守軍,乃至周邊各郡的兵力全都要傾巢而出?
我第一次直面戰爭的殘酷性,只因為統治者的一句話。三十萬將士將要出生入死,奔赴前線。只是……如此一來,長安城豈不是要空虛了?
“陛下,似這等軍國大事,應該徵詢諸位大臣的意見,我只是區區一個小人物,不敢隨意發表意見。”
“朕讓你說,哪來那麼多的只是,但是?”劉徹剛剛緩和一些的表情又有些不悅了。
我懾於淫威。只好讓大腦以光速執行思考。唯恐說得不對,猶豫了下。
“……不知此陝谷的地勢如何?若是便於隱藏,其長度也足夠。倒是可以在山上設滾石、檑木。待敵人進入陝谷,再將前後路封死,以火燒之,則敵方若然有十萬之眾亦不足為慮也。可一舉殲滅。我們的伏兵數量也可以減少一半,用來防守長安,恐敵兵分兩路,直搗我後方。”
劉徹聞言似有些驚訝地看了看我。
“火攻此法甚好,只是若引火燒山,則我方將士也要受損,用強弩火攻,射程最多隻可達到三百步。恐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