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大梁的亂臣賊子,安家麾下諸位前輩,更是對晚輩失望甚深。我叛大梁不假。但從未叛過安家。安家世代被百姓所敬仰。是因為他滿門忠烈,誓死捍衛著百姓的。只可惜天下一分為二,受萬人敬仰的安家軍。在戰場上殺的,不也是曾經同出一脈的百姓?安家這把好刀用錯了地方,鎮守邊關,以抗外敵才是安家應該做的,而不是一味的愚忠,用屠殺自己同胞的鮮血洗刷戰功。”
安家諸位舊部聞言皆是深思,百年前齊梁確實同出一脈,兩邊對對方的百姓也很照顧,只是兩方朝廷水火不融罷了。其中一位輕輕搖頭嘆道:“趙閒少爺!若這是您叛梁的理由,末將倒也無話可說。但盡忠報國、盡孝守家之祖訓不可忘,麾下萬千兵將之血仇更不可忘。末將寧可身死,也不會踏入北齊一步,若趙閒少爺是來說降,那還是請回吧!”
趙閒暗歎一聲:“人各有志,趙某不會強求。此次來是告知各位,東瀛皇子武田信義攜十萬兵馬渡海而來,其意必在江南富饒之地。若讓其進入江南內復,後果想必諸位都明白。”
十萬兵馬?在場皆是譁然,沒想到東瀛拿出這麼多的人馬,這估計是舉國之力,說他們是幫賢王復國,誰信啊?
徐銘眉頭緊蹙,何嘗不知這個道理。他輕輕搖頭道:“趙閒,你為了江南百姓,冒死前來送訊息的膽識,老夫深為佩服,但王爺執意親自去謝罪,我等勸過,卻無能為力。”
趙閒聞言微怒:“那徐丞相,打算看著東瀛長驅直入直取江南,置萬千百姓與不顧嘛?”
徐銘臉色微黑,輕輕哼道:“黃口小兒,老夫早非丞相,又有何力去保全江南百姓?”
“糊塗!”趙閒不由冷笑,轉而看向眾位將領:“朝廷不存,國民仍在!在場諸位皆食百姓之錢糧,此時怎能棄之不顧。我趙閒以安家繼承人的身份起誓,願隨我出陣迎戰東瀛者,戰後盡皆封侯,不願入北齊者賞萬金。”
徐銘聞言更是嗤笑:“你早已非大梁將領,如何讓我等信服。若迎戰東瀛後北齊不認賬或者落井下石,我等豈不連最後的資本也丟了?”
趙閒看向他:“我趙閒能以一人之力滅掉大梁,再建一個又有何難?若北齊沒有兌現承諾,我趙閒給諸位封侯拜相,若我此戰身死,各位可把我的話傳給安老太爺,他老人家散盡家財,也不會虧欠諸位毫釐!”
話音一落,馬車中頓時安靜下來,眾人不停交頭接耳。幾位安家的舊部此時輕輕頷首:“末將本就是出於安家,少爺為大梁百姓而戰,我等沒有不從之理!至於戰後何去何從,到時候再說吧!”
有人表態,其他大都點頭。沈凌山上下打量了他幾眼,如今沈雨心繫趙閒,他只有那一個女兒,總不能和她做對。略微沉思,他輕聲道:“趙閒小友既然敢開此口,我沈凌山半生戎馬,垂暮之年又何惜此身。”
沈凌山與徐銘是在場最有話語權的兩人,他已經開口眾位自然不在遲疑,本就是說服賢王去抗擊東瀛,賢王不願意他們也無能為力。說到底他們有心抗敵,只是缺個領導的人,現在趙閒站出來扛起這份責任,眾將領自然無話可說…(未完待續。。)
第三百零一章 國亡魂不死
第三百零一章 國亡魂不死
秋風蕭索,山河蒼涼。曹娥江面平靜如常,漁帆三兩相繼,嘹亮而粗狂的號聲傳至江畔,行走的鄉民住步遙遙相望。幾個半大孩童拿著樹枝沿江調皮玩耍,又有婦人厲聲呵斥在後追逐,引得三兩漁夫大笑出聲。
曹娥江因東漢孝女曹娥投江救父而得名,乃紹興最大的河流。較之戰火紛飛的金陵,紹興遠離戰亂,除了稅賦和徭役倒也無憂無愁。如今不在與北齊打仗,四鄉皆婦孺家中無男丁的孤苦場面成為過去,或許以後的日子,會過的更好吧!從四鄉五里的老幼婦孺臉上,至少看不到大梁不存的悲傷。
破碎的終究是葉家的山河,對飽受戰亂之苦的百姓沒有半點壞處。是投敵叛國的逆臣,還是救民與水火的明智之士,對不將名聲放在心裡的趙閒來說又有什麼分別。
忽的大風徐徐,江畔玩耍的小孩都縮了縮脖子,江中漂泊的漁船降下了帆,老輩的漁夫知曉要起風了,站在船頭看著出海口,等待出海未歸的子侄。
遙遙探望間,江面天地一線之處,露出了幾個黑點,進入曹娥江中,朝江灘飛馳而來。
幾個漁夫面帶笑容,正想呼喚幫工上前搭手,仔細看去,卻都皺起了眉頭。
有潮水大風,那黑點移動甚快,片刻功夫,就瞧清那些黑點竟是一片帆船,那船有些方方正正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