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慢步而行,出了宮殿,沐浴著燦爛的陽江,突然之間,李世民有種再世為人的感覺。
“陛下、皇后……”
一路上,寺人宮女,紛紛屈膝問候,李世民心情舒暢,和顏悅色的點頭,過了片刻,出了太極宮,來到門下省官署,路過的官員,紛紛上前行禮。
此時,政事堂中,一幫大臣又在糾結起來,沉思默想,要是皇帝病重的訊息洩露出去,大家應該怎麼應付,要是引起了恐慌,應該怎樣安撫,太子回來了,應該再找個什麼藉口……
就在他們冥思苦想,神遊物外之際,一個小吏連門都不敲,就匆匆忙忙奔了進來,這樣莽撞的行為,自然引得大臣們的不悅,就要開口斥喝之時,小吏察覺他們的怒氣,連忙惶恐說道:“諸位相公,陛下駕到,快些出迎……”
政事堂眾人愕然,目光泛起驚疑,清早還昏迷不醒,現在怎麼可能前來,就在他們心中懷疑之時,珠簾叮咚響動,李世民走了進來,看著一幫大臣,展顏笑道:“諸卿,見朕前來,似乎不怎麼高興。”
“陛下……”房玄齡乾巴巴叫喚,仔細打量,龍鳳之姿,天日之表,沉穩銳利的目光,君臨天下的氣度,誰也不能仿冒,當下再無懷疑,急忙與其他大臣行禮拜見。
本來還想責問他們,為何要調離李承乾出京,可是見到大臣驚喜交集的模樣,而且也明白他們的苦心,李世民不打算追究誰的責任,慢步走到前臺,斂袖跽坐,看著眾人,拜手為禮,輕嘆說道:“多日來……辛苦諸卿,操勞國事,朕心甚慰。”
“臣等不敢。”眾人連忙伏跪,政事堂大臣,皆是李世民一手扶持上來的,忠誠自然不成問題,李世民病危,表面不慌不張,其實心急火燎,感覺天要塌了,現在李世民安然無恙,心中的喜悅,溢於言表。
這就是封建王朝的特色,一國繫於一人之身,只要出了點兒差錯,很容易引起動盪風波,特別是現在屬於開國初期,需要一個威望十足的君主,穩定民心,駕馭群臣,不然,很可能出現主弱臣強的局面,後果不堪設想。
這些事情,李世民與政事堂大臣心中有數,只是沒有捅破那些紙窗戶而已。
看著李世民與大臣暢談,長孫皇后溫柔微笑,悄無聲息的起身,出了政事堂,突然之間,容顏煞白,眼前昏暗,有些天旋地轉,纖手輕扶著身邊的石柱,胸口氣悶,忍不住輕咳起來。
“皇后,怎麼了?”旁邊的宮女見狀,紛紛圍了上來。
深吸了口氣,長孫皇后勉強露出笑容,輕聲道:“沒事,只是覺得有些累了,你們扶我回宮,休息片刻就好。”
幾個宮女自然沒有意見,小心翼翼攙扶長孫皇后,慢慢的朝內宮走去。
皇帝大病,幾度危殆,這個小道訊息,在京城之中快速的流傳,一時之間,有點兒人心浮動,就在這時,李世民高調登場,帶著政事堂大臣,視察三省六部,監卿百司,各級官員的工作,流言蜚語,不攻自破。
幾個青年氣盛的御言,當場就向天子進諫,應該徹查此事,揪出流言的源頭,以正法典,免得一些居心叵測之徒,趁機興風作浪,無事生非。李世民卻非常大度,溫言和語的表示,這是王公貴族、士人百姓,關心自己安危的表現,無須苛責。
天子仁厚,百官聽聞,無不拜服,訊息傳出,根本不用闢謠,知情的,諱莫如深,不敢多言,不知情的,自然相信官方說法,所以一場可能席捲天下的風波,頓時化於無形,另外就是,太子李承乾,奉令巡察陵園歸來,天子予以嘉獎,繼續讓其裁決庶政。
至此,太子監國,文武百官,各司其職,天子不時臨朝視事,一切如常。
京城百姓,渾然不覺其中有什麼異常,依然如故,期待著三月喪期快些過去,以便迎來中秋佳節,閤家歡慶。王公貴族,隱約聽到些許風聲,可是清楚其中的忌諱,不敢胡亂聲張,繼續過著醉生夢死,朱門肉臭的逍遙生活。
今天是七夕,京城之中,不見往年的熱鬧氣象,清晨時候,下了場秋雨,清風掠過,吹得樹葉嘩啦啦直響,有些蕭瑟,一陣清涼,再過兩三個月,又要冷了。
輕輕躺在竹蓆之上,欣賞著後院的花草樹木,鄭淖約心中有幾分甜蜜,這是韓瑞,擔心院景單調,派人重新更換佈置的,綠樹繚繞,鬱鬱蔥蔥,花團錦簇,清香瀰漫,很是雅緻。
伸出蔥嫩的手指,鄭淖約掐算起來,今天、明天、後天,夫君也該回來了吧。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鄭淖約對於時間,變得非常敏感,有事沒事,就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