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35部分

好痛快?!

呃……您這個反應,可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啊!

一輪炮擊過後,炮手用一根長長的炮刷清理炮膛,關卓凡給御姐講解:“藥包用絲綢或棉布包裹,有時不能全然燒盡,清理之後,才好遂行第二輪炮擊。”

安德森再次打出旗語,只聽透過逐漸散去的白煙,炮陣南端傳來吼聲:“換霰彈!”

關卓凡說道:“啟稟太后,這霰彈較其它炮彈,頗有不同。一枚霰彈,內藏六十八枚鐵丸,發射之後,彈身爆裂開來,鐵丸便激射而出。”

御姐微微地倒吸了一口冷氣。

一聲巨響,“千里鏡”中,炮口火光噴溢,幾乎同時,大炮前面半里處,那三十具“木人”,碎片飛迸,不少“木人”被攔腰切斷,在半空中接連翻滾,遠遠地摔了出去。硝煙散去,三十具“木人”支離破碎,幾乎沒剩下一具完好無缺的!

御姐這才知道,這些木人是做什麼用的了。

就是說,如果這三十具木人是三十名敵軍,此刻已盡數報銷了!

對面有一千零八十具木人,即一千零八十名敵軍。三十六門大炮,只要一輪射擊,一千零八十名敵軍——這得有兩營兵了吧?便全軍覆沒!

如此利器,誰可與抗?!

*(未完待續。。)

第一零五章 人生第一次

“演炮”完畢,回到官港行宮,堪堪午初,剛剛好傳午膳。不過,聖母皇太后下車之後,關卓凡說道:“臣就不陪太后進膳了。臣趕回去安排安排,準定未正二刻,帶照相師過來,替太后照相。”

御姐溫熱的眼波,在關卓凡臉上一漫而過,若喜若憾,然後說道:“那麼辛苦你了。未正二刻是麼?嗯,我等你。”

我等你?咳咳,有點那……啥啥的味道啦。

“若喜若憾”,主要不是說關卓凡“不陪太后進膳了”,而是針對“照相”這個事兒——遷延日久,今天總算要成事了。

這個事兒,慈禧從軒軍還在美國的時候,就開始惦記了。那是亞特蘭大戰役結束之後,聖母皇太后臨幸關府,見到了關卓凡從美國寄回來的“照片”。自聖母皇太后以下,一行人都大為“驚豔”。臨走的時候,聖母皇太后還叫安德海要走了其中一張,“以為留思”。

自此,慈禧就對“照相”一事上了心。後來聽利賓說,關卓凡回國,是帶了“照相機”回來的,滿心想著,“他”回國之後,就可以給我畫“照片”啦。

不想關卓凡回國之後,聖母皇太后的事情,他無不殫精竭慮,唯獨“畫照片”這個事兒,似乎沒怎麼真正上過心。慈禧也曾經做過暗示,不過,瞅著那個傢伙,一副裝傻扮懵的樣子,哼哼嘰嘰,敷敷衍衍,拖拖拉拉。總是沒個準信兒。以致在杜立德的封爵儀式上。朝廷重臣幾乎都照過了相。還沒有輪到宮裡邊那兩位姐姐。

御姐不由氣悶:什麼意思?

其實,關卓凡怎麼會聽不懂御姐的暗示?又何曾不上心?何況,給御姐照相這麼有趣的事情,他自個兒就是興致滿滿的。

但是,關卓凡要保證,聖母皇太后的“第一次”,是完美的,至少。必須讓照片的主人感到基本滿意。

不然,對新事物的第一印象不好,或者覺得,也“不過爾爾”嘛,那麼,之後的事情,就不大好辦了。

二十一世紀的人,看到十九世紀中後期的照片,大多會持“渣技術”的輕蔑態度。其實,這多少是有點冤枉的。

十九世紀中期。照相技術誕生未久,功力確實有限。但是。如果符合一定的條件,照片的成像度還是相當不錯的。關卓凡在原時空、本時空見到的不少照片——包括他自己拍的照片,都非常清晰,幾乎算得上“纖毫畢現”了。

這個“一定的條件”,大致有這麼兩點:一,充足的光線;二,拍攝物件的充分配合,包括:較長時間保持攝影師要求的姿勢,允許照相機和自己足夠接近。

這是因為原始的底版感光能力有限,需要較強烈的自然光和較長的曝光時間。

偏偏這兩點,對於中國貴人來說,都不容易做得到。

“較強烈的自然光”,當然只有在室外才能獲得。中國的古代建築,室內尤其昏暗。請中國的貴人,移玉屋外,已不容易,女眷尤甚。叫他們聽從攝影師的指手劃腳,更加困難。皇家禁忌最多,普通權貴不高興了,頂多趕攝影師出門;皇帝、太后不高興了,卻是可能打你屁股、砍你腦袋滴。

這就是為什麼原時空的清末老照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