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卓凡並無意苛責前人。以中國體量之巨,文明制度慣性之大,在沒有任何成功模板——指的是老大農業國成功蛻變為近現代工業國——可以學習的前提下,慢慢摸索前進,幾乎是必然的選擇。
我們沒有可能不支付不斷試錯的代價。
不然,即便大方向走對了,可如果步子邁得太急、太大,不但會扯著蛋、撕著胯。會摔跤、翻車。甚至會一個收掣不及。滾下懸崖,粉身碎骨,再無翻身之日。
這樣的例子,古今中外,歷史現實,不要太多。
關卓凡發現,二十一世紀,多少在網上痛斥晚清統治者“喪權辱國”的憤青。骨子裡其實保守得可怕。不要說改革制度了,就是一個稱謂、口號的變化,都能夠引起他們鋪天蓋地的反對。理由嘛,說到底,無非“我泱泱中華,文明器物,啥沒有啊?為什麼要求諸野蠻腥羶之外夷?噁心!”
這種口吻,和“不可變亂祖宗成法”,有任何區別嗎?這種人,如果生在晚清。百分百會成為改革的最有力的反對者,成為他們痛心疾首的“喪權辱國”的真正始作俑者。
嗯。混得好的話,拿來做清流,可能是好材料啊。
改革?真心難!
略略走題了,回到慈禧身上。
在缺乏真正的改革意識的同時,慈禧也缺乏基本的工業化概念。
“基本的工業化概念”,大約比“真正的改革意識”還要難,關於工業化的許多概念,大多是後人總結出來的,在十九世紀中葉的時候,並不十分明確。
近現代工業這個東東,在晚清統治階層的腦海中,由始至終,沒有完全脫出“奇技淫巧”這個路子。
曾國藩曾經跟關卓凡說過:“今視洋務,有事有權,權則操之總署,事則不離口岸,而口岸之中,則又以上海為重。”話裡的意思,跟關卓凡當時所想,完全一樣——京城保守勢力強大,不是辦洋務的好地方,真正推動洋務的發展,還要靠地方上的自強。
但是,那是他“當時”的想法,現在的局面,和“當時”已經大不相同。
一方面,他已經領袖中央機樞,掌握了洋務的領導權;另一方面,經過幾年的發展,洋務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人們的思想觀念——包括保守派的,也有了初步的變化。
洋務不可能永遠只在幾個沿海“視窗”發展,欲進一步推動洋務,使之深入發展,並行之於全國,“大腦”——最高統治者的觀念的轉變,這個改革成功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條件,不容繼續迴避了。
那麼,如何幫助最高統治者——慈禧轉變觀念呢?
一言以蔽之:走出深宮,睜眼看世界!
用最直接、最強烈的視覺、聽覺之感官刺激,叫御姐明白:人家在哪裡?咱們在哪裡?距離有多大?理想如何豐滿?現實又如何骨感?可不可以閉上眼睛不承認落後?可不可以不改弦更張奮起直追?
乃有“太后閱兵”天津之行。
關卓凡相信,在“冠軍號”巍峨龐大的鋼鐵身軀面前,最保守、最衛道的人,也無法免於震撼,也不能對著這“滅國之威”,說:這只是“奇技淫巧”。何況,聖母皇太后本來就天資聰穎,本來就是這個時代最聰明的人士之一?
原時空,慈禧晚年的昏聵,實在是:本來就“讀書少”、見識少,又長期幽居深宮、耳目閉塞——再聰明的人,不學習,不和外界接觸,時間長了,也必然要和時代脫節;年紀大了後,腦子也必然會變成一團漿糊的。
慈禧的的反應,比關卓凡最樂觀的估計還要好:小站閱兵、演炮,已經做了足夠的鋪墊,慈禧和“冠軍號”第一次邂逅,在關卓凡未做任何實質引導的情況下,御姐就萌生了最樸素的工業化概念——她本能地開始計算、思考鋼鐵產量和國力、軍力之間的關係了。
之後,關卓凡向慈禧介紹橡樹於成就英國海上霸權之重大意義時,由橡木而轉鋼鐵,慈禧的思路隨之變化,毫無滯礙,自然而然,進一步加強了“鋼鐵立國”、“鋼鐵強軍”的觀念。
等到“冠軍號”艦艏一百一十磅“阿姆斯特朗”後裝線膛炮一聲怒吼,御姐整個人,都被捲入了工業革命的熾熱硝煙,一剎那間為之窒息的她,恢復了呼吸之後,便再也無法從這條鋼鐵大道上後退了。
另外,近現代生活方式的享受,也對慈禧的思想觀念的轉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波助瀾的作用。
歷史的發展和進步,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息息相關。每一種生產力對應著一種生產關係,同時,也對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