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喬登。加特林趕忙迎了上來,先是深深一躬,直起身來,才握住關卓凡的手:“親王殿下,能夠為您服務,是我莫大的榮幸。”
理查。喬登。加特林,加特林機槍的發明者。
*
*
前文有過交代,關卓凡在美國的時候,向理查。喬登。加特林買下了他的“加特林連用速射武器”的專利,並承諾,提供後續研發、改進的資金,不設上限。另外,還約定,將聘請他負責日後定型了的“加特林連用速射武器”的製造、生產。
加特林無法拒絕關卓凡提出的價格和條件。同時,和克里斯托弗。斯潘塞一樣,加特林對這位來自中國的公爵大人的“知遇”,亦有久旱逢甘霖之感。事實上,他的這種感覺,比斯潘塞還要強烈。
斯潘塞在推銷他的“斯潘塞連珠槍”的過程中,雖然屢遭冷眼、白眼,但“斯潘塞連珠槍”怪是怪,好歹還是一支“槍”,勉強還在世人的理解能力範圍之內。可加特林先生,您究竟能不能夠講清楚,“連用速射武器”……到底是個什麼鬼東東?加特林感覺到,在一個又一個遊說物件的眼中,自己就是一個笑話、一個怪物。
並不好全怪人家沒眼光,事實上,加特林自己也確實說不清楚,他的“連用速射武器”到底是什麼——槍,還是炮?
事實上,在排隊槍斃時代,加特林的設計思路太超前了,當時的戰術體系,根本沒有機槍的任何位置。只有等到前膛槍轉為後膛槍,散兵戰術出現了,機槍的火力壓制和支援的概念,才有實質的意義。
就在加特林對美國的市場已基本絕望、打算到歐洲去碰碰運氣的時候,山度士銜關卓凡之命出現了。
關卓凡之所以要將“加特林連用速射武器”的專利買下來,是因為加特林申報的專利極具排他性:
這個專利中有兩點宣告,一個是“提供鎖膛的內有擊針的圓柱旋轉體,與槍管一起旋轉”;一個是“每根槍管都有獨立的擊針”。
這就使得,以後所有與加特林機槍相似的設計都不能再獲得專利了。
這是馬克沁機槍問世之前,數十年間,再沒有其他類似的機槍被“發明”出來的最重要原因。在專利權問題上,洋鬼子——特別是“先發”的英、法——還真是算規矩的,不大隨便山寨人家的東西。
至於馬克沁機槍,以自身火藥燃氣為動力,和加特林機槍的外力機械驅動,設計思路已經完完全全不同了。
關卓凡打的如意算盤是,只要他不對外宣傳、售賣“加特林連用速射武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英國人、法國人就沒有機槍可用,特別是法國人——最起碼,在老子跟你打過冤家之前,你沒有機槍可用。
英國人呢,嗯,也會在祖魯人、布林人那裡吃更多的苦頭,我也許會更早一點觀賞到日不落帝國的美麗夕陽。
當然啦,美國是“血盟”,如果有興趣,我是可以賣幾支給你們的——拿去列印第安人罷!不過,既然加特林先生不再繼續推銷他的“連用速射武器”了,我很懷疑,美國人是否會如原時空那樣,按時按點,對這種非槍非炮的“鬼東東”,發生足夠的興趣?
如此一來,關卓凡就能夠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對西洋列強保持一定的武器代差優勢。碾壓神馬的當然談不上,但未來彼此可能發生的衝突中,己方勝利的機率會大大增加。
這是一條釜底抽薪的絕妙好計。
我有多少小秘密?——就不告訴你,就不告訴你。
*
*
加特林是次來到中國,屬於“彙報演出”性質。他以及他的研發團隊,緊跟著“美利堅訪華代表團”來到中國,到埠日期,相差不過三、四天。他並不是“訪華代表團”的成員,沒有進京,而是待在天津小站軍營,和軒軍諸將及技術人員一起,用帶來的樣槍,做一系列的演示、試驗。
好吧,我們來看看“演出效果”如何?
第一眼看過去,就頗出關卓凡的意料。
三架不同型號的“加特林連用速射武器”,一字排開。
這是這個時代全世界最尖端、最新銳的三件兵器了。
中間那架,是關卓凡印象中的加特林機槍的樣子:六根長長的槍管圍成一圈,槍身架在雙輪車子上面,膛體上方,高高地插著一支細長的彈夾。
右邊那架,也架在雙輪車子上,但槍管並不裸露,一眼看去,就是一門火炮的樣子。仔細再看,“炮口”上,十個小小的圓洞圍成一圈——喲,這架加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