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損害到美國的利益!我做一個譬喻,‘博覽館’專案就像一張麵餅,有了大英帝國的參與,這張餅,會做的更大——遠遠大過美國人單獨承辦!這樣,雖然是和英國共同烙制,但這張餅,美國人分到手的部分,卻比單打獨鬥來的更多!這個道理,我相信,我們的美國朋友,一定能夠想通的。”
頓了一頓,加重了語氣:“對於中國來說,就更加不必說了,這張餅,會大出好幾倍——中國將是英國加入‘博覽館’專案的最大受益者!”
好,說的天花亂墜。
不過,也是真有道理。
關卓凡沉吟不語。
阿禮國見關卓凡似已意有所動,趕緊繼續加碼:“親王殿下,以您的淵博,一定曉得,主持1851年倫敦‘萬國工業博覽會’專案的,是王夫阿爾伯特親王。對中國,阿爾伯特親王一向抱有美好的感情;對您本人,阿爾伯特親王更持有崇高的敬意。如果英國參與中國的‘博覽館’專案,阿爾伯特親王答應,他會繼續負責這個專案,並因此訪問中國。”
頓了一頓,說道:“阿爾伯特親王說,他非常期待著和您的見面。親王殿下,您一定同意,這,對於增進貴我兩國的友好往來,是大有助益的。”
王夫?咦,有點兒意思。不過,我對王夫本人興趣不大,對他和女王陛下生下的某位公主,倒是頗有興趣。
不過,關卓凡還是嘆了口氣,說道:“爵士,你說的都對,我也非常期待和阿爾伯特親王的見面。可是,‘博覽館’的專案,就算英美合作,對美國,中國依然是違約了。這不守信用的名聲若傳了出去——唉!”
阿禮國大為沮喪,張了張嘴,一時不曉得再說些什麼好了。
兩個人都沉默下來。
過了一會兒,還是阿禮國打破了沉默:“親王殿下,如果在‘博覽館’的專案上,您能夠接受我的建議,那麼——”
頓了一頓,終於翻出了第二張底牌:“英、法、俄、荷四國公使覲見大清皇帝,禮儀上面,女王陛下政府,願意尊重中國政府的意見。”
好,小樣,你總算自己跳出來了。
英、法、俄、荷四國公使,請求覲見大清皇帝,一如既往地卡在了“禮儀”上面。不過,這個“禮儀”之爭,不是該不該行跪叩禮——跪叩禮“有礙國體,是不可行”,這個,明載於《天津條約》,已經沒有什麼可爭的了。
這一次,大夥兒爭的,是泰西諸國公使,覲見大清皇帝,是行單膝跪禮呢?還是行鞠躬禮呢?
*(未完待續。)
第六十七章 不惜代價
覲見中國皇帝行單膝跪禮,對泰西各國公使,並不存在“有礙國體”的問題——因為他們覲見本國君主,就是行的這個禮。
但公使們搬出《中英天津條約》第三款,“惟大英君主每有派員前往泰西各與國拜國主之禮,亦拜大清皇上,以昭劃一肅敬”——俺們覲見友邦國主,都是行鞠躬禮的,對大清皇帝,亦應一體辦理呀。
靠,你要扯《天津條約》,咱就扯《天津條約》。
關卓凡毫不客氣,指斥四國公使之言“不盡不實”:你們向泰西各國國主遞交國書的時候,確實是行鞠躬禮的,但其他的場合呢?什麼舞會、酒會呢?難道每一次和駐在國國主見面,你們都行鞠躬禮?
你們和駐在國國主見十次面,大約只行一次鞠躬禮,其餘九次,都是單膝跪禮吧?
我們中國的皇帝,年紀還小,尚未親政,除了最重大的典禮,原則上不和臣子見面;代行皇帝職權的是兩宮皇太后,因為是女性,按照中國的習俗,不宜善聽善見。所以,各國公使,除了遞交國書之外,幾乎不再有覲見皇帝的機會——怎麼,就這麼一次機會,你們卻打算用那個只有百分之十機率的鞠躬禮,而不是那個有百分之九十機率的單膝跪禮?
這是什麼道理?
再請你們看看清楚《天津條約》第三款:上邊兒有提到“遞交國書”四個字嗎?
英、法、俄、荷四國公使,無言以對。
美國訪華代表團乾清宮覲見之後,在這個問題上,四國公使就更加被動了:約翰遜副總統以美利堅副國主的身份,行一鞠躬禮,然後賜坐;代表團其餘人等,一律行單膝跪禮,禮成賜平身。
美利堅還是共和國哦。
其實既然沒有“有礙國體”的問題,行單膝跪禮,法、俄、荷三國公使是沒有什麼太大所謂的。但各國駐中國使節,在這一類事情上,一向唯英國馬首是瞻,阿禮國既哼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