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掌握了。”
上了車,盧卡斯手裡捏著那張紙,問車伕知不知道“溫特維根”這個地方。
“知道,先生,是在斯德哥爾摩郊區的一個鎮子。”
“很好,你在那附近,替我們找一家好一點的旅館。”盧卡斯拿出半個瑞典克朗,遞給車伕,“我們吃早餐的時候,請你去幫忙打聽一下,一位叫做阿爾弗雷德的先生,他是卜福斯鋼鐵廠的擁有者。打聽到了,再來接我們,我再給你半個克朗。”
遇到這樣豪爽的客人,車伕高興極了,滿口應承。車子從碼頭進了斯德哥爾摩城,又一路向東穿過城市,向郊區駛去。宋志寬左顧右盼,看著北歐的異鄉風情,心想:街道算是寬敞整潔,房子也算堅固結實,不過若論繁華,似乎比起香港和上海來,還頗有不及呢。
車伕很得力,送他們到了旅店安頓下來,早餐還沒吃完,他已經轉回來了。
“先生,已經打聽到了,”車伕恭敬地對盧卡斯說道,“他的家,離這裡並不遠。”
說去就去。盧卡斯和宋志寬匆匆吃完了剩下的早餐,拎起箱子跳上了車。行不多時,便來到一個質樸無華的宅院前。這個宅院的正中,是一座紅項的歐式二層建築,門前的花園裡生長著一片高大挺拔的雪松,宅院的右側是一排平項樓房。
拉響門鈴,出來應門的是一位穿著雙排扣西服的老僕人。盧卡斯報了名字,申明是專門來拜訪阿爾弗雷德先生的,因為剛下船,所以無法預約,冒昧的地方,請代為致歉。
一個歐洲人和一個黃種人?僕人略帶疑慮地看了他們一眼,說句“請稍等”,轉身進去了。等了片刻,一位黑頭髮,藍眼睛,大約三十歲左右的白人,走了出來。他的衣著很隨意,準確的說,幾乎是不修邊幅。目光之中雖然也帶著幾分疑惑,不過對於門口這兩位不速之客,態度還是很友好,開口打了招呼。
“你們好。”
“阿爾弗雷德先生,很高興見到你。”盧卡斯把帽子拿在手裡,彬彬有禮地說,“我叫盧卡斯,這位是我的助手,宋。我們這次來,是代表美國的花旗公司,有一些生意上的事情想跟你商量。”
“非常歡迎,請進吧。”阿爾弗雷德有些驚奇地看了看宋志寬,跟兩人握過手,很禮貌地把兩人讓進屋子,一邊帶著他們向內走去,一邊說道:“請不要客氣,叫我諾貝爾就行了。”
*(未完待續。。)
第八十六章 雙眼花翎 (三更)
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
如果說一開始的時候,諾貝爾還只是對這兩位客人,特別是對那位東方人,感到好奇和些許的驚訝,那麼現在,當他徹底弄清楚他們的來意之後,簡直就是震驚了。
“你們所代表的花旗公司,是設立在中國的上海?”諾貝爾難以置信地問,“你是說,你們穿過印度洋,繞過好望角,然後又穿過了整個大西洋和波羅的海,到斯德哥爾摩來找我,只為了投資我的小鋼鐵公司?”
“諾貝爾先生,我們有理由相信,你父親留給你的卜福斯鋼鐵公司,在瑞典有著良好的聲譽,也有著良好的前景。”盧卡斯不動聲色地說。他已經將利賓交給的資料背得滾瓜爛熟,因此是一副極有把握的口吻。“我持有花旗公司授予的全權委託書,和英國的怡和銀行開具的承兌匯票,隨時可以在斯德哥爾摩貼現,兌換成你需要的瑞典克朗。”
“你剛才說,你們的條件是……”
“我們希望持有卜福斯鋼鐵百分之六十的股份。按照你估算的價格,我們願意為此支付四萬二千瑞典克朗的對價,作為增加的股本,投入到卜福斯鋼鐵公司中。這些錢,一部分可以用於公司本身的擴大,另一部分,可以用於你正在進行的一些有趣的研究。”
“我的……研究?”諾貝爾的臉上,再一次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盧卡斯先生,難道你們知道我在做什麼研究?”
“我們深信。你不僅是一位優秀的工業家。而且是一位出色的化學家。你在炸藥改進上的研究,有著異常廣闊的市場前景。”盧卡斯毫不猶豫地說道,“我們的條件是,這些研究,應該納入卜福斯公司的框架之下,而研究的成果,應該成為公司財產的一部分。”
諾貝爾看著盧卡斯,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卜福斯鋼鐵公司。是他父親留給他的一份遺產,經營狀況平平。而他自己,作為一名機械師和化學師,曾經在美國求學,也曾經在整個歐洲遊歷,在實踐中逐漸認識到,各個國家對於炸藥威力和安全性這兩方面的巨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