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1部分

慈安歉然一笑,搖了搖頭。這些詩啊詞啊什麼的,母后皇太后實在是記不住的。

慈禧自失地一笑,說道:“和宋打仗的,是金國,是女真人,說起來,還是咱們的……不過,拋開這一層,這首詩中有兩句,我覺得,特別契合眼下的局面和……心境。”

慈安問道:“是哪兩句啊?”

慈禧緩緩說道:“‘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姐姐,這個國家,咱們就交給他了,盼著他能夠不辜負咱們的心意,有朝一日,報得國家君父之大仇。到時候,咱們告祭列祖列宗,這輩子,真就再沒有什麼缺憾了。”

*

(小預告:明天兩更,中午十二點左右第一更,晚上十點鐘左右第二更)

*RS

第二十四章 各種封賞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鐵路會議”的第二天,對於許多人來說,是“最長的一天”。經過了漫長而焦灼的一天一夜,第三天一大早,裝在黃匣裡面的硃諭,送到了軍機處,由軍機處而內閣,明發天下。

靴子落下來了。

這是好大一篇文章——除了那句“卓凡向天立誓:不雪此恥,誓不為人”沒有收錄之外,基本上就是關卓凡在“鐵路會議”上的發言的文言文版。為免書友們看得氣悶,獅子就不盡錄了。

雖然會議的內容當天就幾乎全部“流”了出去,但親眼看到這道上諭,未曾與會的朝臣們依然目眩神搖。這道“明發上諭”,在朝野上下,猶如洪鐘大呂,震撼心魄,迴響繞樑,良久不絕。

不少人在心裡生出這麼一個念頭:要“變天”了!

上諭中沒有給徐應祥任何處分,可批駁之狠,聲氣之毒,過於任何處分。徐應祥當天便上了摺子,以“老病侵尋”,請求致仕。

徐應祥本來寫得一筆勻圓豐滿的館閣小楷,但這份摺子上的字型歪歪斜斜,到了最後,幾不成文。

大夥兒都說,徐節庵寫這份奏摺的時候,“大汗淋漓,面無血色,已近虛脫”。想來徐侍講是在自己家中寫的摺子,這些情形如何宣之於外,不得而知了。

朝廷立刻批准。

關卓凡想:是你自己辭職的,可別說俺打壓言論自由啊。

很有幾個人去給徐應祥送行,包括徐應祥的同年和翰林院的同僚。據他們說,“一夜之間,徐節庵老了十歲,步履蹣跚,幾乎不良於行。”

有人私下底悄悄感嘆,“前面有一個德興阿,現在又出了一個徐應祥,這一武一文,都是廢了!”

“寒蟬效應”開始生出。

這道上諭“明發”的次日,又一道“明發上諭”由內閣頒出,是關於這次徵日有功將士的封賞的。

其中,比較重要的是以下這些:

張勇,松江軍團副軍團長兼騎兵師師長,晉三等伯爵。

張勇原是一等子爵,“五等封”中,子爵而伯爵,是一道重要的坎兒,因為伯爵以上,即為超品,是真正意義上的“顯貴”了。

伊克桑,松江軍團第三師師長,晉一等子爵。

伊克桑原是二等子爵,朝廷和宗室裡面,頗有人想借著這次機會,將伊克桑“抬進”伯爵。但關卓凡表示,朝廷賞黜,自有制度,不可輕逾,晉一等子已經很好了。

鄭國魁,松江軍團第三師副師長,晉騎都尉,加提督銜,賞頭品頂戴、黃馬褂。

姜德,松江軍團第四師師長,晉一等男爵。

姜德原是一等輕車都尉,這次進入“五等封”,且連升三極,是因為他的第四師是這次徵日事實上的主力,出力最多,傷亡也相對較大。

劉玉林,松江軍團第四師副師長,封雲騎尉,記名副將。

軒軍赴美,劉玉林“留守”國內,那個時候,他還只是一個遊擊。後來因“練兵有成”,被保到了參將。可這個參將不是直接從軍功得來,誰都知道並不值錢。這一次,總算是勉強趕了上來。

丁汝昌,松江軍團海軍提督,晉一等輕車都尉。

丁汝昌去英國之前,職位是水師總兵,爵位是騎都尉。回國之後,職位立即變成了海軍提督。是次徵日,海軍原是去“見習”的,從頭到尾,也只打了一個若狹灣戰役,還只是個配角。但這場戰役意義極其重大,丁汝昌因此得以“跳級”,封到了一等輕車都尉。

圖林,松江軍團近衛團團長,晉騎都尉,賞穿黃馬褂。

安德森,松江軍團炮兵師師長,加總兵銜,賞頭品頂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