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3部分

恭王把“欽此”兩個字清清楚楚地念出來之後,杜立德大聲說道:“杜立德領旨謝恩!”——這幾個字,說的居然是中國話。四聲雖不甚正,可大夥兒都聽懂了。說完這句話,杜立德磕下頭去,腦門一直碰到了地面。

堂上堂下又一次“嗡嗡”地騷動起來。

許多人心跳加快,有的人眼睛裡居然滲出了淚水,自個的膝蓋也跟著發軟,莫名其妙地也想跪了下來,“叩謝天恩”。

少數細心的人留意到,杜立德說的是“杜立德領旨謝恩”,而不是慣常的“臣某某領旨謝恩”,或者“臣領旨謝恩”——“杜立德”前面並沒有那個“臣”字。

杜立德說完這句話後,並沒有馬上站起來去“接旨”,還是跪著不動。有人奇怪,這個洋鬼子是不是搞錯禮數了?禮部的人也不上去提醒一下?不過,醒目的人還是很多的:關貝勒手中還有一份聖旨沒宣呢。

這是關卓凡第一次幹“宣旨”的差使,他也裝模作樣地輕輕咳了一聲,然後朗聲將聖旨唸了出來。

堂上堂下凝神細聽,可是——聽不懂!

關貝勒這嘰裡咕嚕地都在說些什麼呀?

聖旨差不多“宣”完了,才有人反應過來:關貝勒唸的是洋文!

哎呦,這居然是一份用洋文寫的聖旨!

洋文寫的聖旨!這,這,可是大清開國以來的頭一份!

事實上,用英文寫聖旨,不僅是大清開國以來頭一份,也是開天闢地以來的頭一份。

版權嘛,當然是關貝勒的。

這份史無前例的聖旨,是出於杜立德的要求。

聖旨這個東東,回到美利堅,當然要精心裝裱,堂皇高掛,每位上門的客人都要帶到前面,隆重瞻仰。可是,想來識得中國字的人不會太多,不曉得會不會有人嘴上含笑,心裡懷疑俺掛羊頭賣狗肉?一念及此,未免生美中不足之感,杜司令官於是悄悄向關貝勒求教:親王殿下,能不能再給俺搞一份英文版的“聖旨”?

*(未完待續)R861

第四十八章 合影

英文寫的聖旨?關卓凡眼睛一亮:好東西啊!用英文寫聖旨,也算是“面向世界”,也算是“走出去”,也算是推動中國融入“全球化”。對於國內的衛道守舊之士,更是順著毛往洋鬼子那個方向捋,改革派可以認為是“以夷變夏”,保守派可以認為是“以夏變夷”,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再說了,這份東西搞出來,開天闢地頭一份,必載諸史冊,這個發明權、版權什麼的,自然是我關某人——創意雖然是杜立德的,可沒有人知道呀,嘿嘿。

好處看上去不少,但真把文言文聖旨翻譯成英文,做到“信、達、雅”俱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關卓凡原本以為這個時代沒有人比他更適合幹這個活計,但真幹起來,才發覺不是那麼回事。數易其稿,愈來愈對自己沒信心。可這份東西,一定要經得起“歷史的檢驗”,萬一被後人挑出什麼語義文法謬誤,俺雖在泉下,也會臉紅啊。

咋辦呢?

最後,關卓凡找了“顧問委員會”下屬“鐵路股”的總辦張蔭恆來一起“參詳”。張蔭恆出身山東巡撫幕中,古文功力自非關卓凡這個半桶水可比,英文水準亦不在關卓凡之下,“參詳”來“參詳”去,終於拿出了滿意的方案。

找張蔭恆真是找對了,除了“擬旨”幫了大忙外,這道聖旨的書寫也是由張蔭恆來完成的。本來,“誥”、“敕”這一類聖旨的書寫,向來是翰林院的庶吉士的工作,可是,這是洋文哎,進士及第們怎麼幹得來這個活計?而在製作聖旨專用的提花錦緞上,用毛筆寫蝌蚪字,關貝勒也沒這個本事。

言歸正傳。

關卓凡宣旨完畢,杜立德再說了一遍“杜立德領旨謝恩”,方才站起身來,走上前去,眉花眼笑地從恭王和關卓凡手中接過了聖旨。

兩份聖旨入手,沉甸甸的,極有分量;看上去,更是富麗堂皇,光華耀眼。杜立德是見過世面的人,瞅得出來:即便上面沒有一個字,這兩件東西也是值大錢的!

這兩份聖旨,由上好蠶絲織就的提花綾錦製作,摸上去十分之柔滑細緻;兩端的軸柄,則用羊脂玉製成。本來,給一品官員的恩誥,軸柄用玉;給二品官員的恩誥,軸柄用黑犀牛角,但由於杜立德賞了頭品頂戴,特別加恩,聖旨用一品恩誥,以示榮寵。

杜立德領旨之後,立即借了禮部大堂的偏廳,脫了燕尾服,朝珠袍褂地穿戴起來。

穿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