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7部分

味際前殉ぶ萑爍嚇芰司退懍恕�

地形對長州人也很不利。本來長州藩多山,低地只佔全藩面積十分之一,問題是這十分之一的低地大部分都分佈在瀨戶內海沿岸——就是現在雙方發生“接觸”的地方。

也就是說,長州人既無法利用地勢偷襲,打完了也無法利用地勢逃跑,結果幾輪“襲擾”下來,未給軒軍造成任何實質性麻煩,自己反倒傷亡了不少。

直到阻擊點出現,才算開始了真正的麻煩。

長州軍的阻擊點都不大,守軍數量有限,但這些“釘子”,前衛團必須一個一個拔掉,後邊的主力部隊才能繼續前進。

戰鬥打響,十三團很快發現,這是前所未見的敵人。他們用的是線膛槍,射擊準確而沉著,完全不是國內的發捻回匪之流可比;而和美國南部邦聯計程車兵相比,射擊間歇更短,火力密度更大——顯然,敵人裝備了後膛槍。

而且,這些日本人戰鬥意志堅決,打得十分頑強,十三團每拿下一個阻擊點,都要花上相當的力氣和時間,付出一定的傷亡。

軒軍前進的速度大大減緩,時不時地就要停下來等。

後面的部隊不曉得前面的情形,等得煩了,怪話就出來了:“十三團幹什麼吃的?行不行啊?不行的話,換別人上啊,別在前面佔著茅坑不拉屎!”

這麼想的,包括第三師第九團——白人團的團長貝克。

第三師被放到第二批出發的位置,已經有人在暗中嘀咕了:啥意思,功勞都給第四師嗎?這算不算種族歧視?現在,四師十三團似乎久戰不下,第九團的幾個營長、連長,便跑到團長貝克那兒,鼓動他去找“老團長”施羅德,看看能不能把十三團的生意搶下來。

他們沒叫貝克去找師長伊克桑,是因為這幾位也不傻,知道師長是肯定不會和上面開這個口的。

貝克本來也有點心癢癢的,於是真的找到了軍團參謀長施羅德。他一邊嚼著菸草,一邊大大咧咧地要施羅德向總司令進言,把第十三團換下來,換第九團上去。

英語中,沒有“爵帥”這個詞,洋兵們還是按照在美國時候的老習慣,稱呼關卓凡為“總司令”;某些特殊的場合,就稱呼關卓凡“親王殿下”。

施羅德自然把貝克轟了回去。不過,作為軍團的最高參謀人員,日本人的這種打法已經引起了施羅德的高度關注,在美國內戰中,南北雙方都很少採取這種打法,看來,松江軍團遇到了一個有意思的對手。

每一個阻擊點都有其特殊性,仗打完了,每一次戰鬥都值得好好總結一番,提煉經驗規律,以備將來之用。

但是,施羅德也好,貝克也好,都不曉得阻擊點中的日本人的感受。

長州軍進攻,已經不排成密集隊形了,但好歹還有一條散兵線,而中國人進攻,連這條“線”都沒有。在長州人眼中,中國人稀疏散亂,藍色的身影忽起忽伏,不但沒有任何隊形,亦沒有任何規律可言,自己放槍,都不曉得往哪裡放好?

中國人向前進攻的時候,弓著身子;自己的槍放出去,中國人便伏下身子,或者躲在什麼樹木土石之類的掩體的後面,怎麼打都打不中!

說中國人“亂”吧,他們進攻的時候,明顯還是在互相配合。比如,幾個中國士兵要透過一個豁口,一定有人先進行火力壓制,打得這個方向的長州兵抬不起頭來,等長州兵重新抬起頭來準備還擊,望出去,幾個中國士兵已經先後穿過了這個豁口。

總之,就是怎麼打都攔不住這些個藍色的身影!

*RS

第三十二章 谷口之戰

長州軍的阻擊點,被十三團一個接著一個拿了下來。有的阻擊點,守軍在軒軍攻上來之前就撤退了;但也有的阻擊點,守軍死活不退,盡數戰亡。

當關卓凡確定,這樣的阻擊點還將源源不斷出現時,下令炮兵師師長安德森,將一個炮兵連調到前衛團,路上再冒出這種障礙物,就開炮轟他孃的。

於是,進軍的速度大大地加快了。

但無論如何,長州軍已經有效地遲滯了軒軍的行動。當軒軍終於到達小郡的時候,算算時間,比原計劃整整延遲了一天半。

換一種情形,比如說要按計劃和友軍會師,或者趕去增援被圍困的友軍,或者要搶在敵人前面進佔某具有戰略意義的要地,這一天半的時間,足以造成嚴重影響,甚至逆轉整個戰情。

就是現在,負面作用也發生了:就在一天前,長州軍石州口部隊趕到了小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