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丙寅號”上面的人,就發現了幕府的艦隊——它們停泊在周防大島北部的出島的海灣內。
一千二百噸的“富士山號”——這是幕府的旗艦,一千噸的“翔鶴號”,七百五十噸的“八雲號”,六百多噸的“繪堂號”,四艘對於“丙寅號”來說就像小山一樣的西式軍艦。靜靜地停泊在港灣內。
不遠處,還有十餘艘大小不一的日本船。
洋流東向,這對於“丙寅號”非常有利,它可藉助洋流。以最小的馬力,悄悄接近幕府艦隊,而不被發現。
事實上,直到“丙寅號”鑽進了幕府艦隊船和船之間的縫隙內,艦隊上下對此依然一無所知。“富士山號”、“翔鶴號”、“八雲號”、“繪堂號”的甲板上,看不到一個人影,整支艦隊都在呼呼大睡。
高杉晉作大喝一聲:“開炮!”
兩舷的大炮同時噴出火光和濃煙——兩邊都有目標,隨著震耳欲聾的炮聲,兩百噸的“丙寅號”整條船都顫動起來。
幾乎不需要做任何瞄準,目標近在咫尺。距離之短,甚至到了“觸手可及”的程度,“丙寅號”的炮擊,真正叫百發百中,每一發炮彈。都落在幕府軍艦的船側板或者甲板上,火光四起,碎片紛飛。
幕府的水兵呼喊著衝上甲板,“丙寅號”船上的步槍隊,像打靶子一樣,連連瞄準射擊,幕府的水兵紛紛摔倒。更增混亂。
“丙寅號”在四艘“鉅艦”間不斷穿梭,不斷髮炮。
幕府的軍艦開始生火,可是鍋爐燒到能夠運作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四艘軍艦一時半會都動彈不得,只好繼續充當“丙寅號”的靶子。
艦上的炮手想要反擊,可是“丙寅號”矮。幕府的軍艦高,距離如此之近,“丙寅號”基本都處在幕府軍艦的射擊死角內,如果開炮,打中的。十有八九是自己的友艦。
事實正是如此,幕府軍艦“互射”了幾炮,就不敢再開炮了——都中了友艦的炮彈。
巨響、濃煙、火光、叫罵,亂成一團。
等到高杉晉作估摸幕府軍艦的鍋爐燒得差不多了,下令:“熄燈,撤!”
“丙寅號”熄滅了艦內的燈火,迅速消失在茫茫的黑暗中。
“丙寅號”的艦炮口徑不大,炮擊時間也不夠長,並沒給四艘幕府軍艦造成致命的損害,但黑暗混亂之中,幕府艦隊根本搞不清狀況,以為長州艦隊大舉來襲,己方已經被包圍了,於是鍋爐燒熱之後,海軍局的頭頭們非常符合幕府風格地下令:撤!
於是艦隊起錨,一溜煙地逃回了嚴島,完全不管已經登上週防大島的陸軍了。
大島上的陸軍被海面上的炮火弄得心驚膽戰,正在搞不清狀況,林半七率領的長州藩軍隊發起了進攻。
混戰到天明,當幕府的陸軍得知海軍已經拋下了他們,自顧自逃命去了,軍心大亂,迅速崩潰。島上無處可逃,這支幕府花了大價錢打造的“新軍”,全部做了長州人的俘虜,新式的武器裝備也都落入了長州手中。
*
*
聽完徐四霖的彙報,關卓凡半響做聲不得。
我知道幕府是豬隊友,可沒想到豬到這種程度啊。
同樣是“新軍”,這個幕府的“新軍”,海軍也好,陸軍也好,還不如原時空清朝的北洋水師和淮軍呢。
應該說,差一大截。
關卓凡更加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正在支援的這個日本政權,真正是爛到骨頭裡了。
他暗暗嘆了一口氣,站在歷史的反方向上,感覺真是不大好。
不過,他沒有什麼可抱怨的。如果這個政權英明神武的話,中國怎麼還插得進手?嗯,那樣感覺會更糟糕。
食得鹹魚抵得渴。
幸好,從一開始,關卓凡就沒對幕府抱什麼過高的期望,他的作戰計劃,從頭至尾,都是以我為主。
幕府對中國軍隊的補給主要透過瀨戶內海,周防大島戰役的失敗,瀨戶內海大部分的制海權落到了長州手裡,則來自幕府的補給形同斷絕。回過頭看,我們得承認:關卓凡不怕麻煩,以更高的運輸成本為代價,把主後勤基地放在上海,以及提前建立長崎中轉基地和小倉城後勤基地——是多麼英明的決策了。
可以由中美聯軍奪取瀨戶內海的制海權嗎?
不行。
和美國人的協議,只包括維護上海至長崎、長崎至馬關的海路安全,以及中國軍隊登陸馬關的時候,提供“炮火支援”。爭奪瀨戶內海的制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