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回衙歇息,”大家都見過了禮,趙景賢躬身說道,“晚上替您接風的宴席,已經備好了。”
“免!”關卓凡擺擺手,異常簡潔的答道,“這會子就得開始辦事。竹兄,你招呼另外四位,這就跟我一起回去。”
另外四位,自然指的是丁世傑、劉郇膏、楊坊和利賓,再加上趙景賢本人,正是所謂“軍政委員會”的五個人。
於是一共六頂轎子,浩浩蕩蕩地抬進了城南的清雅街。張順帶了一班人在門口跪迎,磕了頭,打算接他進後院。
“我有正事要忙,”關卓凡還是一擺手,“你去跟姨太太稟報一聲,就說我回來了。”
六個人在側廳坐定,關卓凡環顧一圈,先拱手,再說話。
“這兩個月,諸公辛苦!上諭早就到了,一切不用我多說。兄弟這一回帶兵出洋。蘇省的事情。就重重拜託竹生兄和各位了!”
大家紛紛起身還禮,關卓凡雙手一按,示意請坐:“這些繁文縟節,咱們免了,我就徑直說正事。”
待到大家坐下,先說第一件事。
“竹兄,巡撫一職,咱們明天就辦交卸。劉先生。我要麻煩你,這幾天替我尋個公館,不拘哪裡,讓我的那房內眷搬進去。”
這就是說,要把這座巡撫衙門,讓給趙景賢。
“爵帥,恕難從命。”趙景賢和劉郇膏兩個,一齊搖頭。
在關卓凡來說,這第一件事,當然是故作姿態。而趙景賢和劉郇膏的態度,也在意料之中。不過於禮節上。必得有此一舉,才能說得過去。
“怎麼?”他驚訝地問道。
“爵帥,不到你走的那一天,我不敢接你的印。”趙景賢說道,“就算接了,我也只是替你護印,等你回來。”
“竹兄,你那署理兩個字,也不過是個幌子,實授是指日間的事。”關卓凡笑道,“再說,名不正則言不順,既然已經有了上諭,我再待在巡撫衙門裡,似乎也不大妥當。”
“這不是巡撫衙門,”劉郇膏替趙景賢答道,“乃是欽差的行轅!爵帥,我們都商量好了,以後在城西的藩司衙門上,多掛一塊牌子就成,不必再費事搬來搬去。”
“這……等我走了,行轅還擺在這裡,不知合適不合適?”
“欽差行轅,例不出海!”劉郇膏斷然道,“自然是擺在這裡,等爵帥回來繳旨。”
“哦,哦,原來是這樣。”關卓凡點點頭,“這是各位愛我,卓凡承情之至。”
這個過場交待完了,才真正開始說正事。
“江蘇境內的長毛,算是肅清了,不過這幾年兵禍連結,各地都傷了不少元氣。去年第一次上海之役打完,我曾向薛覲堂做過請求,看能不能請旨,酌情免一點應徵的錢糧,結果在徐長山那兒就被擋了下來,真是不知所謂。”關卓凡看著趙景賢說道,“現在他們都滾蛋了,竹兄,現在你主政江蘇,這件事,豈有意乎?”
“正是早有此意,”趙景賢見關卓凡提起這個話口,正好把心裡的想法說出來,“受災最重的,是常州、鎮江和太倉這兩府一廳,松江和蘇州,略好一點。不過朝廷催糧催餉,常常是急如星火,我怕替爵帥惹麻煩,因此也沒敢提。”
“略好一點,那也只不過是五十步跟一百步。”關卓凡搖搖頭,“上回咱們盤過家底,江蘇一省,一年的進項有一千兩百萬,田賦和雜賦,只佔三成。減免一些,進項也少不了許多,只要別讓下面那幫蠢吏中飽,老百姓多少還是能得一點實惠。”
“是,幾年的仗打下來,也該與民休息。爵帥的意思是……?”
因為正在新舊交接,所以趙景賢當有此一問。
“等我走了,由竹兄來上摺子好不好?”關卓凡微笑道,“第一年蠲免太常鎮,第二年蠲免蘇松,這樣既公平,也不會太過吃力。”
“成!”趙景賢毅然說道,“就算朝廷不準,我也必定據理力爭!”
“倒也不至於不準,”關卓凡輕聲道,“這件事,我跟議政王和戶部的寶大人,都約略說過。”
趙景賢明白了,他這是已經替自己鋪好了路,卻又要把這個愛民的名聲,讓給自己!激動之下,又想拄了柺杖起身,卻被關卓凡笑著阻住了。
“竹兄,彼此都是為國家辦事,不須如此。”
“是!爵帥的厚意,景賢心領了!”
*
蠲免賦稅的事,一番商議下來,時間已近傍晚。然而要說的事情還有很多,關卓凡乾脆留他們吃飯。
“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