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7部分

立公司,原本倒也不是為了自己的花銷,因此每每想起,還多少會有些內疚神明。

可見老子算不得一個英雄,他在心裡琢磨,一個人想要完美無缺,真是難!

不過——英雄難過美人關!想到了這個說法,好歹才覺得心裡頭有了一個安慰,庶幾可以自欺欺人了。

*(未完待續。。)

第三章 死棋腹中出仙著

“皮埃爾先生,郵政這個東西,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江蘇巡撫關卓凡,帶著蘇州府同知楊仕全,青浦縣驛丞邵德生,加上一位法語的通譯,親自來到了上海法租界內的領事公所。按照約定,法國領事愛棠和一位叫做皮埃爾的法國人,已經在公所內等候,將他們熱情地迎了進去。

說是領事公所,其實是一間頗為簡樸的白色木頭房子。彼此見過了禮,才剛剛坐下,關卓凡便直奔主題,問出這一句話。

自從升任了巡撫,他一改從前與洋人在見面禮儀上的斤斤計較,忽然變得隨和多了,像今天,為了見一見愛棠和這個皮埃爾,要有所請教,便親到法租界來折節下問,毫不在乎。

然而已經沒有人敢因此就小視他了。現在洋人裡面都知道,在北京,要跟恭王打交道,在上海,則要跟這位關巡撫打交道,朝廷最通洋務的,就是這兩個人。於是都認為,只有真正掌握了全域性的人,才能于謙遜之中自見氣度雍容,而不必靠盛氣凌人來維持別人對自己的尊重。

在關卓凡來說,亦有這樣的自信。

今天既然帶了楊仕全和邵德生兩個來,所要問的,自然是辦郵政的事。指名要找皮埃爾,是因為已經打聽過,在上海,只有法國人開辦了接近於近代郵政的“客郵”,而皮埃爾則是這項業務的負責人。

對於中國的郵政史,關卓凡沒有認真研究過,不甚了了。但他至少知道。新式郵政。還要在三四十年之後。才會在中國發端,現在這個時代,朝廷使用的仍然是流傳了幾千年的驛郵系統。新式郵政該怎麼辦,新舊之間有什麼異同,不能不向這個法國人來請教。

“關巡撫,其實你們大清帝國的驛站系統,也包括了郵政含義在內。”皮埃爾倒是不藏私,有什麼說什麼。“不過很遺憾,不論是你們中國的商人,還是我們外國的商人,都無法享受到這樣的便利。”

關卓凡心想,法國人說得不錯,歷朝歷代的朝廷,都有一個龐大的驛遞系統,然而向來只為朝廷服務,傳遞軍情政令,公文奏摺。不僅商人百姓無法享受,理論上說。就連各級官員的私信,也是不能用驛站來傳遞的。因此即使是在承平的日子,“家書抵萬金”之說亦不為虛——想給遠方的親人送一封信,只有交託遠行的親朋好友,或是熟識的行商客旅來帶去,如果能安然送到,則已經是一件謝天謝地的事情了。

“這就是我們法國的郵政與你們大清的郵政,最大的區別,也是現代郵政與古代郵政的最大區別。”皮埃爾聳了聳肩膀說道。

按照皮埃爾的說法,要辦“現代郵政”,有三個地方是必須做到的——第一個是由政府來專營,因為只有政府才有力量保證全國通達,第二個是必須對普通民眾開放。

政府專營,那也未必,關卓凡心想,法國鬼子必然是沒見過我們的快遞公司是如何之牛逼。不過現在這個時代,這當然是談不上的事情,還是先琢磨眼前好了。

“那麼第三個呢?”

“第三個麼,嘿嘿,”皮埃爾矜持地笑了笑,“關巡撫,你有沒有想過,郵政該怎樣收取費用?”

這是他自以為的獨到之秘,打算拿來給這位朝廷大員,好好上一課。

“哦,你說這個,”關卓凡想都沒想,隨口答道,“貼郵票嘛。”

當通譯把關卓凡的這句話翻譯過去的時候,皮埃爾顯見的楞了一下,臉上的笑容立刻換成了欽佩的表情——這個大清帝國的官員,居然有這樣的見識!

“關巡撫,我不得不佩服你的廣博見聞!”皮埃爾由衷地說,“據我所知,你們中國是沒有這種東西的,連我辦的客郵,也還沒有使用。只有在歐洲,才真正使用郵票——”

在郵票出現以前,郵件都是由收件人來付款的,不但收取麻煩,而且一旦遇上找不到收件人,或是收件人不願意付錢,那麼辦郵政的人,就會面臨虧損。直到郵票出現,作為一種最好最方便的預付款憑證,才讓郵政真正發展起來。

“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三個地方——郵資制度,與政府專營,普遍開放這兩個一起,成為現代郵政不可或缺的三個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