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能說是編造的,兩個公主年紀確實還太小,不適合生育;還有,關卓凡畢竟從現代穿越而來,老婆十四歲不到——心理上的這個坎,叫他怎麼過得去?
不過,更重要的是,關卓凡要為實現更大的目標爭取一個緩衝期。
更大的目標?是太后,還是其他的什麼?
如果,結婚的物件最終還是公主,那麼,榮安公主和敦柔公主這兩位,關卓凡屬意於誰呢?
關卓凡娶敦柔公主,最樂見其成的,一定是文祥、曹毓瑛這一班“親關”的恭系大將。關、敦聯姻,會被他們視作兩派建立血親聯盟、甚至合二為一的標誌,對國家,對王爺和貝子,對他們自己,都是最佳選擇——他們自己,再也不必在關、恭之間搖來擺去,忍受良心的不安了。
可以說,娶敦柔公主,是關卓凡收編“恭系”的捷徑。
可是,關卓凡判斷,“恭系”中唯一未必中意這樁婚姻的,很可能是恭王本人。
一派政治力量,有兩位地位並尊的領袖,不算一個穩定的“體制”。關係、恭系一旦合流,就是恭王本人被邊緣化之始。
別的不說,軍機處裡一對翁婿,這算一種正常的情形嗎?是不是有一個要“迴避”?
例外正出在恭王本人身上。關卓凡入直軍機,正是頂恭王的岳丈桂良的缺。桂良、恭王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