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沒有我說的好。”
*
*
海關的歷史,關卓凡太熟悉了。近代的世界史,無非是一部宗教史,一部戰爭史,再加上一部貿易史。作為世界史的研究生,貿易這一塊,是必修的課程。
朝廷設立海關,真的是逼出來的。原來施行的政策,是禁海,也就是所謂的“片木不得下海”,既然沒有外貿,也就不需要什麼海關。直到鴉片戰爭後,開放了一些通商口岸,洋商開始湧入,才有了設立關卡的必要。
這個關卡,是屬於朝廷的,但英國提出,由英國人來管理海關,將“來往之商人,加意約束”,而所收得的稅金,用來支付戰爭賠款。朝廷一聽,天下還有這樣的好事,大喜過望,忙不迭地同意了——拿外國人的錢付給外國人,自以為佔了絕大的便宜。
公正的說,英國人確實沒有在海關的賬目上弄手腳。海關的稅金收入,不僅是用來支付賠款,而且很快還成為了朝廷最為穩定可靠的收入,在今年,也就是關卓凡穿越的第二年,這個收入就達到了五百五十萬兩白銀之巨。反過來說,假如是由朝廷自己來管理海關,以大小官員的無能和腐敗,能不能達到這個數字的一半,都成問題。
朝廷損失的是“治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