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當天傍晚,圖林從松江趕了回來,關卓凡聽到衙外馬蹄點地,忍不住便親自迎了出去。
“爺!”圖林和十名親兵一見關卓凡,便滾下鞍子,伏地請安。正月裡的寒風之中,人和馬的身上,都是白氣騰騰。
“事情辦妥了!”圖林的聲音雖小,但卻掩飾不住話語中的興奮之意。
丁世傑和張勇收到關卓凡的電報,略作商議,便由張勇帶了三百馬隊,急奔十里之外的松江城。等進了城,也不跟知府賈益謙打招呼,只會同了城內伊克桑的步勇,忽然包圍了西門,將城西守軍中佘大銘的一部共八十四人,全數繳械,押往知府衙門。
人犯押到府衙,賈益謙才得知有這麼回事,嚇得不輕,即刻升堂訊問。佘大銘等三個為首的,知道這是死罪,熬刑抵死不招,直到圖林帶了孫開枝趕到,當面指認,他們這才無可抵賴,俯首認罪,在口供上畫了押。
“只殺了他們三個,腦袋掛到城樓上去了。”圖林報告道,“那二十幾個平日跟他們走得近的兵,關在牢裡,等打完仗再發落,其他的放了,照樣回去守城。”
張勇處置得很好,既沒有濫殺,又立了威,將這一場禍患,消弭於無形。
關卓凡身上一鬆,心裡的一塊大石,這才算落了地。
然而這一份輕鬆的心情,並沒能持續太久。到了第二天,忽然傳來了一個令人猝不及防的訊息:嘉定失守了。
*
(謝謝a3755、ybch、範特熙、UBAN的打賞,謝謝範特熙的評價票。)
第二十八章 初試啼聲 (二更)
太平天國極盛而衰的轉折,在於“天京”的內亂。洪秀全先召韋昌輝入衛,殺楊秀清以下近兩萬人,再召石達開勤王,殺韋昌輝及部下四千人,繼而又對石達開心生疑慮,逼得石達開為避禍計,率部西走。石達開這一走,不僅抽空了天京附近的精銳,而且將皖南一線自己的嫡系部隊全部帶走,結果轉戰無功,終於全軍覆滅於大渡河。
天京的局勢岌岌可危之下,站出來拯救了洪秀全的,正是李秀成。他精於用兵,智謀百出,對部下也以恩義相結,深得擁戴。於是太平軍兵勢復振,打破了江南大營,席捲江蘇,攻克杭州,造就了太平天國的一段中興,被洪秀全許為“萬古忠義”,封了忠王。這次他率領三萬人從杭州出發,並命令劉肇鈞從蘇州出兵,兩路併發,勢要踏平上海,拔掉朝廷在東南的最後一個釘子。
然而兵到了松江城下,他卻接到了蘇州來的火急密報,說有人要密謀造反。
要造反的,是他的一個部將李文炳,以曾經受過李秀成軍法處罰的緣故,久懷不滿,此刻見蘇州空虛,於是勾結了一位蘇州的大土豪徐少遂,密密商議,準備拿蘇州去獻給朝廷。然而事不機密,被手下一個仍忠於李秀成的“巡查”得知,飛馬來報。
這一下,李秀成大吃一驚。蘇州是李秀成的大本營,他的忠王府——有名的拙政園,就是設在蘇州城內。變生肘腋,不能不除,李秀成只得把大軍交給“慕王”譚紹光來指揮,自己帶了中軍的三千人,在第二天一早,兼程趕往蘇州,去扼殺叛亂的苗頭。
這樣大的舉動,是瞞不住人的,於是關卓凡在中午時分接到了泗涇發來的電報。這種事,自然要拿來做做文章,於是除了派人報告吳煦,並飛報京城之外,縣衙的文宣委員也立刻動筆,大吹大擂,指李秀成“懾於我之軍威,未戰先遁,託故遠揚”,把通告貼滿了大街小巷。
自我吹噓的目的,是為了安定上海的民心,然而老百姓對這件事的反應,卻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喜的是李秀成離開,而且帶走了他最為精銳的三千中軍,上海的壓力,似乎無形中減弱了一分。憂的是,接替李秀成節制全軍的,是他的悍將譚紹光,兇名最著,破杭州的一役,殺人無算,這一回他做了主將,恐怕更加會狠打狠衝,一旦最終攻破上海,滿城生靈不免塗炭。
譚紹光也確實有這樣的打算。他與手下的郜永寬等八個結拜兄弟,合稱“九太歲”,可見平時的軍紀就極壞。現在他執掌全軍,更是下了軍令,只要最後攻下上海,便准許各部在松江府的一府七縣之內,大掠三日,以此來激勵太平軍計程車氣。
“永寬,明天要看你的。打破了松江,上海的西門就等於大開。”慕王譚紹光對他的把弟說,“關妖頭的軒軍已經進了松江,他自己倒躲在上海。帶隊在泗涇指揮的,是那個叫做丁世傑的妖頭。聽說軒軍挺能打,不過自然敵不過你的勇猛。”
“大哥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