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出“美國遍地黃金”這種謠言,算是當年淮陰侯驅三秦將士東下的故伎,偶一為之,倒也不妨,只是不能以之為長久之計就是了。
還是要打勝仗,才是硬道理!只要一個勝仗打下來,許多事情,便都可以迎刃而解。
他不由地又有些慶幸,自己當初選了世界史,是多麼明智的決定。
老子又要做一回歷史的投機者了。
*RS
第四十八章 翻跟斗
該怎樣把這兩萬七千多人以及三千匹軍馬,送到遠隔萬里的大洋彼岸,是一個問題,需要一個龐大的船隊。
要組成這樣的船隊,當然只有租用各國的商船,客輪不夠,便以貨輪充數,也是可以的。按照通例,載客兩千人的客輪,如果用來載兵的話,則可以載到四千兵之多,原因是軍隊對空間和舒適程度的要求,不像乘客那麼挑剔。
停泊在上海幾個港口之中的西洋商船,自然以英國船為最多,其次是法國船,因此按照道理來說,這一支運兵的船隊,該以英法的輪船為主。至於租金,當然要由美國人來支付。
不過當蒲安臣的稟帖得到准許的訊息傳回上海之後,發生了一件想不到的事情。
英國領事阿禮國和法國領事愛棠,立刻正式約見了上海道楊坊。
“楊道臺,很遺憾,我們不得不知會你,所有懸掛英國國旗和法國國旗的商船,將一律不得接受運送你們的義勇到美國去的合約。”
“為什麼?”楊坊大聲抗議道,“據我所知,英國政府和法國政府,對於美國國內的戰爭,是持有嚴守中立的態度。”
“我只能說,我們剛才所說的話,就代表我們政府的立場。”阿禮國聳了聳肩膀。
阿禮國的話,事實上反映出了英法政府在對待美國內戰這個問題上,一種尷尬的處境——在明面上,是保持中立,但在感情上和外交實務上,都是希望南方獲勝,讓美洲大陸上,出現兩個美國。
然而尷尬之處在於,美國總統林肯,這時已經發表了《廢奴宣言》,立刻將北方與南方區隔開來,佔據了道義上的制高點。而西方的強國之中,無論是“資產階級”,還是“工人階級”,甚或是政府本身,都無一例外的反對蓄奴政策,因此英法政府既不能宣佈支援南方,也不敢對南方有實際上的支援,尷尬異常。
但是以中立的名義,禁止本國商船運送“中國義勇軍”,給美國佬添一點麻煩,這是可以做到的事情。
事實上在上海,有不少小國家的商船,亦懸掛英法的國旗。以阿禮國想來,只要這些船都不肯租給軒軍,那麼軒軍想在上海找到足夠的船隻來組成船隊,就變作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奇怪的是,這位楊道臺也沒有繼續爭下去。
“哦,原來是這樣。”楊坊的態度,平靜下來,點點頭說道,“我想我能夠理解。同時希望這件事情,不會妨礙到我們之間的深厚友誼。”
能夠理解?阿禮國和愛棠不免狐疑,彼此相視,不知這個老狐狸的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而關卓凡回到上海的第二天,就下帖子請阿禮國吃飯。到了開完軍務會議的當天下午,阿禮國便如約來赴欽差的宴請了。
大概還是要說船的事情吧,阿禮國這樣想。對於關卓凡,阿禮國覺得這兩年在上海,大家相處得不錯,開始辦洋務以後,對他就更有好感。這樣一個在官場上炙手可熱的人物,阿禮國自然不願意因為這一樁事情,影響到彼此之間的交往,甚至影響到大英帝國未來的利益。
有了這樣的想法,一見面,阿禮國就要先做一番解釋。
“關侯爵,為了不產生什麼誤會,對於商船的這件事,我想我需要再向你澄清一下……”
“哎——”關卓凡漫不在乎地擺擺手,用跟楊坊一樣的語氣說道,“阿禮國先生,你不必再說,我完全能夠理解!”
阿禮國愕然,這也太好說話了。這位關侯爺,官做得越來越大,脾氣倒是越來越小,跟他當初做上海縣令的時候,真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既然拋去了這個讓人略覺難堪的話題,氣氛也就自如多了。阿禮國一邊興致勃勃地鋪開餐巾,準備享用關大人府裡的這頓美味晚餐,一邊問道:“那麼關侯爵今天請我來,是為了……”
“不瞞你說,我想跟你請教一下,貴國最近又造了什麼好船。”
一聽這話,阿禮國登時雙眼放光,把手裡的叉子都放下了。
“有,有,”他忙不迭地說,“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