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4部分

“臣捫心自問;所以為廣東謀者;不為不至;而廣東顧難之!”

“伏思海疆之患;起於廣東;中原盜賊之患;亦起於廣東;當此軍務甫竣之際;有籌兵籌餉之者;應如何懲前毖後;以圖自強?若仍以庸闇為寬厚;以諉卸為能事;明於小計;暗於大謀;恐未足舒朝廷南顧之憂也。”

什麼“以庸闇為寬厚;以諉卸為能事”;基本上等於指著瑞麟的鼻子在罵;就差點名道姓了。

左宗棠的意思非常明白:再裝傻;我就打瑞麟了。

朝廷確實不能再裝聾作啞了。

左宗棠“督辦浙閩粵軍務”;雖然比不得關卓凡“督辦五省軍務”時明詔將五省督撫都直接派做了下屬;但畢竟也是欽差大臣一枚;若果左宗棠真的騾子脾氣發作;對瑞麟指名嚴參;朝廷無論如何要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他的意見;不給瑞麟處分是不可以的。

但瑞麟又是不能動的。一個是他和聖母皇太后的淵源;一個是他幾乎是總督中碩果僅存的旗人;一個是粵海關向來是內務府的重要財源;有一個聽話的“自己人”在兩廣總督的位子上;很多事都比較好辦。

於是終於遂了左宗棠的願;內閣明發諭旨;“著郭嵩燾來京;以蔣益灃為廣東巡撫”。

如果您覺得網不錯就多多分享本站謝謝各位讀者的支援

;!RU

第四十一章 最佳投資目的地

關卓凡眼中,左宗棠這一番“英雄欺人”,算是政治鬥爭的經典之作。而且,除了郭嵩燾一個人倒黴,其他幾方,露面的,沒露面的,皆大歡喜。

朝廷是受了左宗棠的挾制,才不得不去郭。但有趣的是,兩宮也好,中樞也罷,對左宗棠卻沒有生出真正的意見。

一來,是因為西征已經定了左宗棠,現在正是朝廷借重他的時候;二來,是因為朝廷上下都明白,左宗棠脾氣雖然大,但卻不“結黨”。

左宗棠人緣兒不好。慈禧就對關卓凡說過“沒有人願意和‘左騾子’搭夥計”——這是事實。左宗棠到哪裡都愛壓人一頭,搞得誰都討厭他。但正因為如此,也沒有什麼有力的人物“黨附”他,所以就比較讓朝廷“放心”。

反倒是被左宗棠趕走的郭嵩燾,是曾國藩一脈。向“湘系”收權,是朝廷不宣之於外的既定章程。難得左宗棠肯出這個頭,不然,以郭嵩燾的聲望和績效,動他可不容易。

所以,朝廷遷就左宗棠,其實也是“順水推舟”。

三來,這本來就是一筆交易。

左宗棠並沒有指望蔣益灃在粵撫的位子上呆多久,將來得成所欲之後,蔣益灃就是一枚棄子,放在那裡都無所謂。

對蔣益灃來說,就算以後終究坐不住粵撫這個位子,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反正本來就是天上掉餡餅。履歷上有了“撫粵”這一筆,假以時日,重新爬到一省長官的位子,並不如何為難。

左宗棠想要拿到西征的差使,希望關卓凡不但不和他爭,反過來還給他支援,自知不可能單靠一份一萬銀子的禮物,加上拍幾句人家姨太太的馬屁,就能達成交易。

透過胡雪巖這個中間人,關卓凡和左宗棠在廣東這塊地盤上達成了默契。左宗棠先“過一手”,關卓凡再來“接盤”。

關卓凡向兩宮皇太后舉薦左宗棠的時候,郭嵩燾尚未去職。左宗棠覺得關卓凡的事情辦得實在光棍漂亮,心中頗為感念,於是加緊“倒郭”。朝中有人好辦事,看看火候差不多了,“上面”便裝作無可奈何的樣子,依了左宗棠。

對郭嵩燾,關卓凡是抱有歉意的,但他想起這麼幾句話,“於親有虧,於義無悖;於私有慚,於公無愧”。

前兩句可以放到左宗棠身上,後兩句可以放到自己身上。

郭嵩燾,就當你為時代做點犧牲、受點委屈吧。

還有,我會請你再次出山的。

話題回到上海。

電報“形勢一片大好”,郵政的勢頭也相當喜人。

其實,“江蘇驛郵所”就掛在上海電報總局的下面。松江、蘇州、太倉、常州、鎮江五府之間的陸路郵路,鎮江和上海之間的水路郵路,經過一兩個月的“試運營”,很快便運作順暢。

開始的時候,驛郵所只派送電報和收發信件,到了後來,“郵包”也可以交寄了。

普通民眾對郵政的熱情遠遠超過了電報,潛在的龐大市場需求爆發式地釋放出來,驛郵所的郵件的交寄量,不斷“重新整理”主事的楊仕全和邵德生最樂觀的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