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8部分

政養著,而這兩塊關卓凡都抓在了自己的手裡,因此運用指揮,稱心如意;餉源糧路不絕,仗就打得好。

現在軒軍北上,關卓凡“督辦軍務”的五省,沒有一塊是他自己的“地頭”,倉促之間,糧草輜重都要“別人”替他辦。餉倒沒有問題,江海關和江蘇藩臺原支應軒軍的預算已攢了一年,雖然軒軍擴了一倍的軍,但單是這筆錢也足以給軒軍發半年的餉了。

問題是軍隊的後勤絕不僅僅是一個“餉”字。比如麥克道爾捱揍,並不是因為他剋扣軍餉。

尤其是近代化戰爭,後勤支援遠比冷兵器時代複雜繁難。

這是朝廷給他加了個“大將軍”銜頭的重要原因之一。頭頂著這個銜頭,關卓凡在他“督辦軍務”的地區,權威幾乎趕得上皇帝:覺得誰辦差不力,即便位高權重如督撫,一個摺子就能參倒;品級較低的官員將領,甚至可以請王命旗牌,先斬後奏。

以此來威懾沒人敢怠慢軍務,保證作戰部隊的後勤無虞。

但這個措施的副作用太大。“大將軍”可以指揮督撫,不但大大分了中樞的權力,甚至還侵佔了皇權,如果有人生不臣之心,可以釀成彌天大患。

因此“大將軍”只能作為“特例”,不能作為“制度”。

有清一代,只有一個半個例子在前面,一個是年羹堯,半個是曾國藩。

關卓凡能夠成為“大將軍”,除了軍情緊急,軒軍戰力強悍,更重要的因為兩宮對他有超乎尋常的信任,這叫“異數”。

關卓凡心想,中**隊的作戰、後勤制度,必須做徹底的改革,不然,不論士兵操得多好、武器如何先進,也只能對付洪楊、捻、回這種層次的敵人,是打不了大規模的近代化戰爭的。

在這種制度下,軒軍的戰力也會大打折扣,假入現在英、法大舉來攻,恐怕一樣應付不來。

正在痛定思痛,御姐又發話了:“關卓凡。”

關卓凡趕忙收攝心神,道:“臣在。”

慈禧說道:“有一件事,許庚身應該已經和你說過了。軒軍的人手,夠不夠分出一支,駐守京畿?”

關卓凡做出略略思索的樣子,然後說道:“回聖母皇太后,軒軍各部現下都已派了出去,不過,等陝西的軍務告一段落,白齊文部可以分出一半,駐防京畿。”

慈安、慈禧都很高興,不約而同說了一個“好”字。

但慈禧轉念想起一事,沉吟道:“白齊文雖然已經恩准歸化,畢竟是個洋人,京師寢陵重地,這個……”

關卓凡說道:“是,確實有所關礙。那麼請旨,就讓白齊文的副將吳建瀛來帶這支兵好了。”

“吳建瀛”這個名字好熟。慈禧微一凝神,想了起來,問道:“這個吳建瀛,是否就是始終立於營壘之上指揮作戰、身負重傷的那一位?”

關卓凡說道:“回聖母皇太后,正是他。”

慈禧歡然道:“好,這個吳建瀛好,這支兵就由他帶好了。”

在慈禧心目中,這個吳建瀛不但極為忠勇,而且還是一員“福將”:那麼多子彈沒有打中要害,受了那麼重的傷沒有喪命,可不是福將嗎?

這樣的人帶兵,放在身邊,既安心,“彩頭”又好。

*(未完待續。。)RT

第十二章 還是家裡好

關公爺下朝,午門外邊,已經遠遠地圍了許多人,都是來“瞻仰打平‘洋逆’的大英雄的風采”的。

先前關公爺在賢良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又是天沒亮就進宮上朝,誰也沒瞅見關公爺的人影。現在天光日白,跑不掉了吧?

大夥兒都盯著關公爺那頂綠呢大轎,指指點點。

恭王和諸位軍機大臣都下了朝,上轎的上轎,坐車的坐車,各自打道回府。

咦,怎麼還不見關公爺啊?

關公爺的大轎終於抬起來了——可是,這是一頂空轎子啊!不知道多少雙眼睛從早上盯到中午,不可能把人漏掉的!

難道關公爺被兩宮留在宮裡邊了?這是什麼規矩?

無數唾沫星子就這麼飛了出來,滿北京城都在傳:這是“亙古不遇的隆恩”,真真是“異數”!

從這個時候開始,市井之中,生出了一種永遠不會到達天聽的流言:咱們那兩位年輕的皇太后,和關公爺,嘿嘿,你懂得的……

實情是這樣的:宮裡邊曉得了宮外面的熱鬧,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關卓凡是從紫禁城東側的東華門出來的。一輛後檔馬車已經提前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