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務會議,每個月一次,班長以上人員參會,連長主持。
會議內容:
一,做本單位、本時段的“工作總結”,對參會各人、各部的表現做出點評,“揄揚進步,補闕拾遺”。
二,傳達上峰的各種指示。
三,研究、佈置下個時段的工作、任務。
資訊量很大,將領們全神貫注地聽著,腦子裡轉著念頭:這可新鮮,“會議”這個玩意,以前都是高階將領們的事情,現在,大頭兵們也要來“會議”了!
但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士兵們可以由此知曉自己到底要做什麼,做的對還是不對,好還是不好;而且上下通達,毫無壅塞,政策施行的質量、效率都會大大提高。
會議一天兩天開下來,將領們對關卓凡愈來愈佩服,都有“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的感覺,真正是“仰之彌高”!
說的俗一點,就是“五體投地”——爵帥真神人也!
*RS
第七十六章 參謀參謀
姜德想起一個事情,問道:“請爵帥的示,咱們編成連、排、班之後,這個連、排、班的長官稱‘長’,往上去,營、團、師的長官稱‘官’,再往上,軍團的長官又稱‘長’,會不會有一點混亂?”
關卓凡一愣,隨即啞然失笑,用手指輕輕地點了點桌子,說道:“姜德說的有道理……”
他沉吟片刻,說道:“好,從今以後,所有主官,一律稱‘長’!”
頓了一頓,又補充道:“團長以上,稱‘首長’!”
與會將領都是精神一振。他們的心目中,大多隱約覺得“長”比“官”大。你看:軍團長稱“長”,委員長稱“長”,“長”的意思,不就是“大”麼?還有,長官長官,“長”在“官”前面嘛。
這個“首長”,聽起來更是通身舒爽!就好像自己升了官一樣,一時間,腰板都不由挺得更直了。
姜德提醒了關卓凡,名號絕對不是一個小事情,孔老夫子說的“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是半點都不得錯的;而且,這麼做,無形中增強了將領們的榮譽感,從精神層面,將軒軍和朝廷進一步區隔開來。
會議的最後一個大的版塊,是關於軍事建設的。
首先是要建立參謀制度。
軒軍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參謀”,更加不要說“參謀長”了。
軒軍只有“幕僚”。
冷兵器時代,軍隊的組織結構比較簡單,戰爭不是一件多麼複雜的事情。一個不識字的農民,只要有一定的天分,振臂一呼,一樣能幹這個活兒。因此,有“幕僚”在旁邊出出主意,提點一下,就夠了。
進入熱兵器時代,特別是拿破崙戰爭以來,軍隊組織、戰爭形態都愈來愈複雜,需要愈來愈多的專業人士專事後勤組織、情報蒐集和戰役策劃。這個活,只讀過“四書”的“幕僚”可就幹不來了。
近現代意義的參謀亟乏,是軒軍最大的短板,關卓凡和華爾就此討論多次,都頗以為憂。
軒軍原來的洋教官,英、法、美皆有,軍事思想其實是個大雜燴。彼時練兵建軍,最大的任務是整頓紀律,教授基本軍事技戰術,根本顧不上“參謀”兩個字。就算想到了這一層,合適的參謀人選也極少。
赴美一年,軒軍的軍事建設完全“美化”。可是,參謀制度原本就不是美軍的強項,美國人自己還在摸著石頭過河呢。因此,仗打完了,軒軍參謀制度的建設,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
“參謀”這個東東,最早是法國人弄出來的。1795年,貝爾蒂埃創立參謀系統。一年後,拿破崙接管軍隊,將之發揚光大,整出了“總參謀部”。法軍打遍歐洲,“參謀”這個玩意,便在歐洲各國落地開花。
其中青出於藍的,是普魯士。1806年起,普魯士就建立了培訓中級參謀的系統;1814年,普魯士正式建立總參謀部和軍、師一級的參謀部。
普魯士後來能夠痛扁老師法國,德意志能夠挑起兩次世界大戰,一度還牛氣哄哄,和這套參謀制度大有關係。
但普魯士的東西,關卓凡並不容易學。
普魯士已經“軍”、“國”合一,關卓凡的軒軍,距離這個位面,還差得太遠。
而且,普魯士的總參謀部,不僅是一個參謀機構,還是一個地道的指揮機構。中國的“國情”,軒軍的“軍情”,都不允許把軍隊的指揮權交給一群參謀。
抄普魯士—德意志這一套最起勁的,是原時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