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亞特蘭大。
在這個龐大的後勤補給體系中,鐵路是串起每個環節的生命線,可以想象的到,不論是在北軍的前方還是後方,南軍必採取一切手段破壞自身以北的鐵路線,於是,隨時隨地修復甚至新鋪出一條鐵路,便成為保證北軍順利進軍的必要條件。
而查塔努加和亞特蘭大之間,雖然沒有類似傳教士高地瞭望峰那種險要,依然是有山有河,遠遠談不上一馬平川。
這在中國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事情。當時的中國,連一條鐵路都沒有,自然完全沒有想象空間;可即便中國有了鐵路,甚至之後的好幾十年時間裡,還是無法想象啊。
而美國人這個時候就辦得到了。
關卓凡在心裡一聲長長的嘆息:任重道遠啊。
負責搭橋修路的主力,是謝爾曼獨步全聯邦的工兵部隊。
在今後的行軍作戰中,關卓凡會不斷見識到這支部隊變戲法一般的、令人瞠目結舌的工程能力。
相比起來,之前謝部強渡田納西河不過是小菜一碟。
仗還沒開打,這份後勤補給計劃便給了關卓凡很大的感慨,他本來認為自己已經充分認識到“國力是戰爭之本”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