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動不如已一靜,還是瑞麟好了。
二來,瑞麟於她有恩。
你對我好,我就要對你好;你對別人好不好,你是怎麼樣的一個人,不關我事。
這是慈禧的死穴。
慈禧煩惱地嘆了一口氣,怎麼辦呢?總不成真的辦成黑白顛倒?
瑞麟這個奴才,實在不省心!
突然間,她眼睛一亮:廣東巡撫這個位子,“他”也在盯著哦。
她的念頭飛快地轉著:甘肅也不設巡撫,由陝甘總督兼巡撫事,現在軍興,左宗棠這個陝甘總督未必有足夠的興趣、精力放在民政上……還有,四川也不設巡撫,總督駱秉章病故之後,四川總督這個缺一直空著,那麼……好,跟“他”做筆“交易”!
督撫相互攻訐,朝廷當然要派大員查辦。河道總督吳棠接到上諭:馳赴廣東,秉公查辦。
這是比較少見的安排。地方開府建牙的督撫之間,相互參揭,朝廷慣例是派京中大佬查辦的。就算派地方大員查辦,也必是曾國藩、李鴻章這類身上帶著“大學士”銜頭的,不然威信不夠。
現在派了吳棠,明白內情的人曉得,不管案子查成什麼樣,對查案的欽差,肯定是要有所安排了。
而吳棠和聖母皇太后的淵源,朝野上下,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河道總督雖然也叫“總督”,入息亦十分豐厚,可這個位和實管一省幾省的總督畢竟不能比,慈禧很想提拔吳棠更上層樓,只是吳棠才具普通,操守可議,合適的機會可不好找。
左宗棠由閩浙總督北調陝甘,慈禧曾想由吳棠來接左宗棠的缺,可是吳棠自己卻頗為彆扭。因為閩浙總督雖然管轄福建、浙江兩省,但浙省富,閩省窮,而總督府駐福州。浙江巡撫是劉郇膏,那是什麼背景?吳棠自知手根本伸不過去。福建地方本來就苦,全省最重要的一項政務——船政,又插不上手。所以,閩浙這個總督,在吳棠眼裡,還不如他的河道總督呢。
因此,這個事也就擱下來了。
現在,總算有了一個好機會!
吳棠到了廣州,裝模作樣地查了一番,然後如此上報朝廷:
“蔣益灃久歷戎行,初膺疆寄,到粵東以後,極思整頓地方,興利除弊;惟少年血性,勇於任事,凡事但察其當然,而不免徑情直遂,以致提支用款,核發勇糧及與督臣商酌之事,未能推求例案,請交部議處。”
吏部苦笑,瞧吳仲宣這話說的,人家蔣薌泉又是“興利除弊”,又是“勇於任事”,我們該怎麼“議處”呢?
最後擬了四個字出來:“平級呼叫”。
調哪裡呢?“西北軍興,置甘肅巡撫,駐蘭州,著蔣益灃赴其任,幫辦西征軍務”。嗯,給老上司打下手,這不是人地兩宜,皆大歡喜嗎?
廣東巡撫誰接呢?丁世傑。
吳棠去哪呢?“調補四川總督”。
各取所需。
*RS
第一二四章 教案
這樁交易裡,慈禧是最大的贏家。
瑞麟保住了;更重要的是,天府之國,膏腴之地,四川總督這個大肥缺到手,吳棠和慈禧,都心滿意足。以吳棠的才具、操守和漢人的出身,兩江、湖廣、兩廣,這幾個第一等的缺分,聖母皇太后再加照拂,也是輪不到他的,這個自知之明,吳棠還是有的。四川總督,是他的仕途能夠到達的最高點。吳棠已別無所求。
關卓凡次之。丁世傑撫粵,廣東如願以償地落入了“關係”的手裡。而且,吳棠婉言勸告瑞麟:督撫之間,不好再鬧意氣,以後,能放開手的事情,就放開手吧,只要保住內務府在粵海關裡的那一塊地盤就好了。吳棠還暗示:這是“上頭”的意思。
瑞麟辦不了事,卻會做官,吳棠的話他懂。丁世傑的後臺,可不是蔣益灃能比的,再這麼鬧一回,去粵的恐怕就是他瑞麟了。到時候,聖母皇太后也未必庇護得了自己。當下連連點頭:我就當個甩手掌櫃好了。
蔣益灃和左宗棠也不壞。蔣益灃平調,他和左宗棠的面子都維持住了。雖然說甘肅和廣東的出息沒法比,但蔣益灃是個願意做事情的人,而西北現在正有大事可做,對於他來說,撫甘比留在廣東和瑞麟頂牛更有意思。左宗棠也樂意,手下多了一個巡撫,等於多出了一處資源。何況蔣益灃是老部下,用起來,得心應手。
真正的輸家是四川人。駱秉章、吳棠這前後兩位川督,論才力,論操守,相去都是雲泥之別,四川人必定要吃幾年苦頭了。這一點,關卓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