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如此的氛圍之中,身穿墨色軍服的宋柯帶著佩刀面色冷峻的從清涼臺花廳正門而入,他的面容本就冷峻,渾身上下更是帶著常年征戰的血腥煞氣,驀地一出現便廳中颳起一陣陰風來,他一路冷眸斂目腳步極快,周遭的熱烈因為這忽然出現的身影漸漸冷下來,繼而變作死一般的寂靜,宋柯有帶刀進殿之權,因此無人敢上前阻攔,只見他無視所有人的各異目光直直走到万俟宸身前跪倒,抬手將一封墨色加紅漆封印的摺子遞了上來,語聲低沉卻分外清晰的落在了奢華又貴氣的廳內。
“啟稟皇上,樞府急報,東周國海船三百餘艘攜海軍十萬已至東海之濱,其來勢洶洶必定心有所圖,如何應對還請皇上速速定奪!”
啦啦啦啦啦~姨娘是快樂滴標題黨~已經訂閱過的不用重新付費滴哈~
起太早傳文~默默爬去睡會兒~恍惚看到一篇長評,這是真的麼……
028凰兮皇兮,許你江山萬里
章節名:028凰兮皇兮,許你江山萬里
曦朝歷宸帝元年七月,東周國遣使渡海而來欲與曦朝結好,未料宸帝與面使之宴遇刺,察刺客乃使團中人,宸帝怒而拒交,東周之願未成,八月,東周陳十萬海軍與東海之濱,欲與曦朝一戰,陰詭之圖遂明,曦朝新政正值動盪之時,遭此遽變不得勝券,危!
自新朝立朝以來,政事堂之內氣氛從未如此嚴峻,一片靜默之中,中書、門下兩府重臣俱是面色黑沉至極,自姬維告病至今已經兩月有餘,今上卻沒有絲毫令其返政之意,現如今遭遇如此國之大事,兩府之內說話有分量的只有靖王與衛忠兩個,雖則一個是皇家親王一個是兩朝元老深受宸帝信任,然而比起樞密院之內的重臣來說,中書、門下立時顯得氣弱許多,況且此二人只怕也是非皇命不尊,大有那複議請戰之意。
樞密院乃是武將之所,朝堂之上文物分治,上位者也最是忌諱文武勾結,因此文臣武將輕易不得有私交,現如今兩府別說有私交了,就在東海之事上,兩府分明的是針尖對麥芒只差打起來了!
樞密院之內的臣子以宋柯為首俱是跟著今上一起打江山的肱骨功臣,說話分量自然是十足,今次面對東周的挑釁,他們義憤填膺站出來便欲與東周一戰,如此軍人氣概自然是叫中書門下的文臣叫好,然則對於此等有勇無謀之行他們卻不會同意,中書有立意之責,門下有審令之任,樞密院雖則三番五次上摺子請戰,可是門下省的諸位文臣立諫,倒是叫今上未得同意那交戰之法。
東周陳兵與東海自然是不對,可是此時此刻乃是曦朝初立之時,剛剛經過了戰火的中原本就是民不聊生,眼看著新政有了點起色,若是再被這東周一攪合不知道又要退到哪一步去,那東周既然是有所圖,那麼就還有得商量,動輒兵甲行之豈不是動搖國本,文能興邦武能定國的話實在有道理,現如今邦國已定,這些武將哪裡知道國庫有幾何兵甲費幾重!
但凡不必戰之時就一定不去打仗,更何況現如今曦朝國庫之中糧餉著實不多,到時候一旦開戰,若是後方補給難上曦朝亦有戰敗之危,更別說此番為海戰,而東周國能渡海而來足見其海上穿行自然是一等一的精妙,反觀曦朝,現如今所謂的海軍不過是那一支在東齊幾百年也極少出過海的軍隊罷了,兩方相較之下,高下立見!
由此一眾文臣認為,此番堅決不戰!
文臣意見堅定,可是樞府的武將亦是理直氣壯口說有辭,只道東周國此番顯見的是趁人之危而來,若是此番與其和談只怕是要助長了其囂張氣焰,稍後東周若是貪婪成性獅子大開口,曦朝想要的和平沒有要到,反倒是讓曦朝失去了作戰良機又落了下乘,還不如趁勢而上將其打回東周去,文臣們淡笑不語,你們樞密院的一個個在陸地上打得厲害,可是到了海上如何誰又能知道,現在的齊州府節度使宋涯不就是個暈船的,訊息傳回長安不知道多少人私底下笑話議論!
兩邊僵持不下已經兩日,兩日的時間何其保貴,卻終是難以定下來,由此不僅是政事堂,便是樞密院之內亦是各個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急的團團轉,文臣武將謀國之路不同是正常,可若是長久拖延下去只怕曦朝更難!
“不如由我等上表請皇上讓姬相返朝!”
一片壓抑沉默之中忽而有一人如此嘀咕一聲,其他人聞言都是眸光微亮,然而去也不過是微微的亮了一亮罷了,隨即不知又是誰猶豫的道,“姬相自己似乎都未有出山之意,現在太子之喜剛過便出了這檔子事,我等又怎能去觸這個眉頭!”
這話倒是在理,當初姬維退朝養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