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的炕桌上放著一盤點心,曹妻拿起一塊遞給麥香,麥香只得接了。
麥香一邊吃,一邊移到了炕頭,因為她發現,今天這本手抄本就在炕頭的枕邊。麥香就勢拿起手抄本,裝著驚奇地問:“嬸子也會看書識字?”
問話的瞬間,麥香掃了一眼抄本上的字,果然看到了“黛玉、寶玉”幾個熟悉的字眼,麥香激動了,手有些微微顫抖。
麥香不是真正的紅學迷,她是真正的張愛玲迷,張愛玲的書她都買全了,也都看全了,張愛玲寫過一本《紅樓夢魘》的紅學評論,裡面有張愛玲著名的三大恨事,“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未完。”
麥香因為看了《紅樓夢魘》,又重新去翻讀過《紅樓夢》,也看過所謂的脂評本,說實在的,很多東西如果不是看評論,她是看不出來裡面暗含的雙關意義,她自認沒有張氏的天才,只是大俗人一個。
記得張愛玲好像說過,真恨不得坐時光穿梭機,回到清朝,看看曹雪芹寫的《石頭記》,沒想張愛玲沒有來成,她葉萌倒是來了,而且和曹雪芹做了鄰居。
麥香想到這傻樂了,她有些不相信自己的運氣了,偷偷地掐了一下自己的手指,真疼,不是做夢。
麥香回憶了一下她腦海裡的知識,如果她沒有記錯的話,面前的這位應該是曹雪芹的第二位夫人,柳蕙蘭。
對方見麥香盯著自己發呆,笑了笑,說:“我不過些微認得幾個字,做針線活累了,瞎翻翻。”
“那這是先生著的書嗎?”麥香繼續裝天真,想進一步確認。
“嗯,瞎寫的。你快扔下吧,多吃兩塊點心吧。”對方拿麥香當一個真正的小孩看待。
“嬸子,我能不能問問你的閨名?”
“為什麼?”
“我覺得我的名字不好聽,村子裡都是大丫二丫的,出來也不知是喊誰,麥香這名字也不好聽,我娘說鄉下女子的名字都一樣,我知道嬸子不是鄉下人,我想知道嬸子叫什麼,好聽不好聽?”
“我覺得麥香不錯啊,不難聽。我的名字也一般,叫蕙蘭。”
“柳蕙蘭?真的是你?”麥香一激動拉住了對方的手。
“你以前認識我?”柳蕙蘭在腦子裡搜尋麥香的記憶,搖搖頭。而且,她好像並沒有說自己姓什麼吧?
“不是,我的意思是你的名字真的很好聽。聽了你的名字,我特別想叫你一聲姐姐。”
“姐姐?”柳蕙蘭摸了摸麥香的頭,笑了笑,“很久沒有聽到人喊我姐姐了。”
“姐姐要是喜歡我就多叫幾聲,姐姐也別叫我大丫,叫我麥香吧。”麥香笑著提了一個要求。
麥香也知道自己一個十歲的小姑娘叫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姐姐”太突兀了些,又忙說道:“姐姐放心,我就這會喊幾聲,出去後絕對不會亂喊的。”
“來,你既叫我一聲姐姐,我教你梳頭吧,你看你的頭髮,鬆鬆垮垮的。”柳蕙蘭拿了把木梳,開始替麥香梳頭。
麥香哪裡會梳這種古代包包頭?她只是胡亂卷一下,好在趙氏這人也不細緻,經常是蓬頭垢面的,所以別人也就不當一回事。
麥香見柳蕙蘭替自己梳頭,想了想,問道:“姐姐,我能不能天天過來陪你待一會,現在還沒有春耕,也不用打草,我想跟姐姐學認認字,也想姐姐教我繡手帕,我要學著掙錢。”
“掙錢?你這麼小的孩子能掙什麼錢?”
“我會賣東西。我娘要生弟弟了,嬤嬤說我生病都沒有錢治,全靠先生幫忙,所以,我要開始學掙錢,我不能讓家裡人生病再沒有錢醫治。”麥香的話,讓柳蕙蘭大受感動。
她是經歷過許多磨難的人,怎麼會不知道窮人的悲哀?這些年她跟著曹雪芹顛沛流離,求告無門,受盡了別人的白眼,最後不得已才隱居在這小山村裡。
沒想到一個十歲的孩子居然懂得要未雨綢繆,要掙錢養家,她馬上就是一位母親了,她的孩子怎麼辦?也這麼飢一頓飽一頓下去?
“好,麥香來吧,嬸子好好教你繡花,等嬸子坐完月子,嬸子也要好好繡點東西拿去賣。”柳蕙蘭摟著麥香說。
“好,以後我每天上午吃過飯便來找嬸子,今天我先回去了。”麥香見外面的嬤嬤探了幾次頭,大概是早飯好了。
“今天就在這吃吧。”柳蕙蘭覺得麥香不像一個十歲的孩子,可是她能感覺出來,麥香對她很有好感。
“不了,我娘還等著我呢。”麥香擺擺手,忙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