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硯堂之所以待元哥兒做了百日禮才接祖母到京都,也是不想她老人家一把年紀了。卻只能受五太太六太太半禮。被有慢怠。如今這樣很好。她老人家清清靜靜地坐在這裡,裡裡外外服侍的都是自己人,槐樹衚衕和貓兒衚衕就裝不知道她老人家來了京都。他們不用來行禮,祖母也不用還禮,彼此都自在。
竇昭就把元哥兒交給了乳孃看著,自己撩簾出了內室。
“父親,我們都知道您孝順,”她勸著竇世英,“不過崔姨奶奶她老人家年紀大了,您就讓她老人家按照自己的喜好過日子吧!”
祖母不停地點頭,笑道:“還是壽姑知道我!”
竇世英不好再堅持,訕然地道:“那您缺些什麼,要買些什麼,就讓紅姑去跟我說一聲。”說完,朝服侍祖母一同進京的紅姑點了點頭。
紅姑忙曲膝福了福,恭敬地道著:“七老爺您放心,我會好好服侍崔姨奶奶的。”
祖母則揮了揮手,笑道:“好了,你們也不要淨說這些亂七八糟了,我既進了京,以後說話的時候還多著呢!我聽灶上的婆子說硯堂特意讓人從南邊運了一簍子螃蟹過來,壽姑吃不得,我這幾年也不大用這寒性的東西了,倒你從小喜歡吃這些,我讓紅姑去尋了壇花雕,你今天就在這時用晚膳吧!”
竇世英臉上閃過一絲錯愕。
他沒想到祖母知道他的飲食習慣……他以為,她只是生了他的那個人……
一時間,他的眼角有些溼潤。
他忙低下頭,輕輕地應了聲“是”。
紅姑立刻吩咐擺飯。
很快,堂屋的八仙桌上滿滿都是碗碟。
灶上的婆子討好地道:“這是脆皮乳鴿,世子爺特意吩咐給老安人做的;這是滷肘子,世子爺說了,老安人年紀大了,得少吃甜的,得多用些好克化的,奴婢就做了這道菜,老安人您嚐嚐合不合口味;這是清蒸雙蔬,奴婢擺了個太極模樣,祝老安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祖母和竇昭都忍不住笑了起來。祖母更是道:“我這又不是過壽,還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灶上的婆子臉漲得通紅,忙跪了下去,道:“奴婢沒讀過書,不知道說話,老安人息怒!”
祖母笑道:“我這裡沒有那麼多的規矩,你快起來!”然後吩咐去扶灶上婆子的紅姑,“賞她一個封紅。”又道,“你今天辛苦了,下去吃飯吧!這裡不用你服侍了。”
灶上的婆子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