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宋墨一個未及弱冠的小兒竟然當著太子的面如此指責他,他就忍不住反駁道:“宋大人說的是什麼話?這怎麼是皇上的家事呢?遼王謀逆,動搖國家根本,當誅之以儆才是……”
姚中時低下頭來,嘴角微翹。
這個宋硯堂,只知道是功勳世家的子弟,不曾想挑起事一點也不含糊。
太子剛掌權柄,正是立威的時候,梁繼芬脖子這麼硬,太子未必會喜歡。
他睃了太子一眼。
太子的臉色果然有些不好看。
他眼底不由閃過一絲笑意,撫了撫衣袖,正要開口幫腔,誰知道坐在他身邊一直沒有吭聲的竇世樞卻突然道:“梁大人,遼王謀逆,這天下沒有誰比殿下更痛心疾首了。可殿下宅心仁厚,事孝至純,為了皇上安危,不計得失,這才順利地將皇上迎回了宮。事前不說,事後再追究對錯,又何意義?”他說著,朝太子拱了拱手,“眾人都是喜新厭舊的,京中異常,百姓們議論議論本是常理,我們越不理會,百姓越是不放在心上,我們越鄭重,百姓越是好奇。臣倒覺得殿下這主意極好!”
太子神色舒緩。
姚中時後悔自己沒有抓住機會,忙道:“臣也覺得殿下這主意好。”又道,“皇上這幾天勞累奔波,臣等不便打擾,可這件事宜早不宜盡,臣覺得,殿下不防一面派人散佈訊息,一面等皇上醒來後張榜公佈天下,也可兩不耽擱。”
曾健後悔的要死,恨不得自己能變成一根針落在地上誰也看不見,縮著肩不說話。
沐川幾個則紛紛贊同。
太子非常的高興,把散佈訊息的事交給了宋墨。
宋墨一連幾天不是歇在衙門裡就是歇在宮裡。
遼王既然是進京侍疾,他不僅沒有封賞,而且一些見不得人的事都交給他——安置死傷的金吾衛,有怎麼的名言從戶部要撫卹金,宮中被毀壞的宮門等要修繕,宋墨恨不得自己能生出三頭六臂來就好。
竇昭只好不時地送些換洗衣服和吃食過去。
長興侯夫人等人紛紛來拜訪她,想從她口中探聽到一點宮中的訊息。
竇昭藉口懷著身孕,不宜操勞,把這些人都擋了回去。
等到秋風起,宋墨的事忙得差不多了,宮中傳出旨意,皇上身體不適,由太子監國,皇上將於九月二日般到西苑別宮去住。
竇昭愕然,問宋墨:“這件事你事先知道嗎?”
“我也是剛剛聽說。”宋墨沉吟道,“恐怕是皇上臨時做和決定。”
竇昭道:“那遼王是不是會回府?”
遼王這些日子一直在宮裡,皇后則在慈寧宮,三公主曾進宮求見皇后,卻被太后娘娘訓斥了一番,還讓她不要沒事就到處亂竄,派了宮裡的嬤嬤看著她罰抄一百遍《女戒》。
三公主羞憤不已,卻也宗室的女眷們閉門謝客,哪裡也不敢去。
“這就要看皇上的心情了。”宋墨道,“遼王雖然住在乾清宮,可皇上對其不聞不問,宮裡的內侍既不敢服侍他茶水飯食也不敢服侍他梳洗更衣,據說他身上都長了騷子。”
“不會吧?”竇昭瞪大了眼睛。
“是真的。”宋墨道,“落的鳳凰不如雞。有時候他們還不如平民百姓呢!”
“那也是他活該!”竇昭不管是前世今生都對他沒有什麼好感。
宋墨去見蔣柏蓀:“我前兩天跟太子殿下提了您的事,說如果不是您報信,我們根本不可能知道遼王進京的事。太子讓我問您,您有什麼打算?如果想重振家聲,恐怕得等幾天。如果只是想回到濠州,他去跟皇上求這個情。”
蔣柏蓀的外傷已好得七七八八的了,但內傷卻沒有個一年半載的好不了。
“我還是回遼東吧!”他笑道,“遼東沒有了遼王,肯定亂成了一盤散沙。遼王世子今年才五歲,什麼也不懂,高麗人是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的。與其待著太子為我求情,還不如讓我領著蔣家的子弟征戰沙場。我們蔣家的人,從來沒有貪生怕死的,只有在沙場,才能真正的重振蔣家家聲!那是皇上也好,太子也好,都不能抹滅的榮耀!”
宋墨神色微變,道:“這件事您得商量大舅母!”
蔣家成的男丁都在遼東。
上沙場就不免死傷。
如果有個萬一,蔣家怎麼辦?
何況蔣柏蓀從來沒有上過戰場。
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放
蔣柏蓀不用猜也知道宋墨在想什麼。
“這件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