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6部分

頭胡扯。

獻俘太廟的收尾要重新處理乾淨。十二萬夜郎俘虜因為水土不服死了幾千人,還有幾千人在病中沒有康復。可以用的也就十萬人左右。

曹時的建議是打發俘虜到巴蜀、荊蠻、會稽、豫章等邊郡地區做閭左浮浪之民,他們的家眷也被送到四地區紮根。並以此組織軍役服從將軍的臨時排程指揮。

夜郎國的貴族是沒機會跑的,放出哪怕一個回到夜郎國都會成為麻煩,他們的家眷也在押往長安的路上,從此以後他們將住在關中別像回家了。

“陛下問夜郎國的居民怎麼處理?兩個備選方案,第一種遷徙夜郎居民到內郡定居長住,第二種遷徙漢民到夜郎國長期定居。”

劉徹問道:“兩種有區別?”

“有些許區別,蠻族內附看似不錯的方法,其實效果非常差,夜郎國被漢軍打的七零八落舉族內遷。空出來的幾千裡山嶺密林會被其他蠻族漸漸瓜分,不出二十年夜郎國原境內冒出幾個或者一個強大的蠻族王國,到那時親善漢家也好,仇視漢家也罷都是在浪費,打敗夜郎人遷入內郡,空出地盤給蠻族繼續休養生息,然後再打新的夜郎人繼續內遷,週而復始空耗國帑,打下夜郎國的意義也就不存在了。”

天子聽的心驚肉跳。內附蠻族的管理和控制向來是個麻煩,朝廷既不敢相信內附者的真心實意又必須執行內附制度,造成投靠到漢家的匈奴貴族大部分降而復叛,只有年復一年執行著註定要失敗的招安計劃。

“另外一種情況差不多。外遷的漢民到了野蠻的叢林中,倘若交通便利來往頻繁尚還可以維持漢化基礎,一旦中斷通訊不出十幾年離心力逐漸凝聚。不出兩代人就變成一塊孤懸海外的文明荒地,那兒的漢民會反向接受野蠻化生活。在北方邊郡這叫漢人胡化。”

劉徹注視著沙盤上的高原山區,群山環繞之間是夜郎蠻族的聚居地。低緯度山區裡潮溼悶熱酷暑難耐,即使打下這塊地方在漢人眼裡意義不大,沒有幾個人願意去那兒生活,山區裡唯一值得稱道的是木材和礦藏儲量,大部分礦脈是沒技術開採的,在地表一百米內的礦脈可以開採,也就佔據很少的一部分礦藏。

掠奪資源,掠奪人口,掠奪一切可以掠奪的東西,沒有利益的戰爭是愚蠢的,只有豐厚的戰爭紅利才可以促使更多人支援戰爭。

少年天子最初也不能理解,當上皇帝執政一年多逐漸領悟含義,戰爭是最簡單粗暴的獲利行為,爭奪土地、爭奪分配權或者爭奪可以爭奪的所有資源,終極目的是讓漢家江山民富國強,江山社稷千年不倒萬年不朽。

爭取更多人的擁護,只有用不斷的戰爭,不斷的獲利得到最堅定的支援,劉徹的想法非常簡單粗暴,他也不怕計劃太簡單粗陋被人識破,只要有一套優秀執行力的制度,他就可以把天下的力量透過戰爭捏起來,好戰的念頭根植於年輕皇帝的腦海中。

劉徹皺眉沉思。

“陛下稍安勿躁,根據最新得到的數字統計,我們周邊幾十個大小鄰居里,就屬西南夷塊頭最小也最容易併入,只用單純的內遷和外遷既然無法達到目的,就得開發新式策略獲取全新的優勢,這種方法只需要殿下遷徙幾地的農民,給予三年免除芻藁稅,一年內只繳納半價的人頭稅並堅持三年,。”

“人從哪來?”

“從荊蠻、諸越處來,牽扯到南越的討伐籌備計劃,臣只能大略說個梗概希望陛下能理解。”曹時在沙盤上畫出一條長長的斜路。

遷徙方案本身沒有太多可說的,遷河北之民以填兩淮,遷兩淮之民以填荊蠻,遷荊蠻之民以填三越,遷三越遺民填西南夷,齊民編戶種田耕地。

就在未央宮中君臣問對時,相隔萬里之遙的大草原南部邊緣,一千一多騎勇士馳騁在草原上,身邊跟著五千多匹龐大的馬群。

馬隊走了整整三天三夜走走停停,幾乎全程都保持著勻速在運動。

渴了喝馬奶,餓了吃乾糧,困了就趴在馬上睡覺。馬群順著大流緩緩的前進不用擔心跑丟方向。

幾乎每個遊牧民族都有這樣的本領,匈奴人甚至可以在馬上作出行房的高難度動作。

就這樣三天沒有下馬。人困馬乏到了極限。

“距離大月氏還有多遠啊!”

“快了快了。”

呂橫乾渴極了,灌了幾口馬奶道:“每次你都說快了。到底還有幾里?”

帕格瑪的眉毛擰成一團:“最多四十里就到了大月氏人的地盤。”

“哼!希望別在殺出不開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