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當少府那會,有意識的在城南修築大型建築群,包括神廟與太廟廣場,賽馬場,太學,就打算把新城區往南整體遷移,南邊有長安八水裡的幾條主要支流,地勢高而平坦,要比毗鄰渭河時刻提防水患更安全,往遠了說還是唐長安和西安的城區所在。
“擴建也是個方案,他想做就讓他做吧。”
曹時沒有阻止,工程進行三分之一,再想阻止也為時已晚,韓安國不是個安分的傢伙,曹時可以遙控指揮他的工作,卻不能完全掌握他的行動,那麼急切的推動長安新城,無非是想著展示自己的執行力和統籌安排能力。
策劃之功屬於前任少府曹時,執行統籌之功總應該屬於現任少府韓安國,有這份功勞在,韓安國才算進入皇帝的法眼,不在是可有可無的替代品。
城牆被拆掉是第一步,在一里外修建新城牆是第二步,同時修建渭河兩岸的堤壩是第三步,在城內增加新閭里是第四步。
三年內完成計劃,韓安國就是當之無愧的能吏,縱使名望遠不及前任少府也無妨,他在三公九卿中地位牢不可破。
“誒!何必如此鑽營呢?”
曹時的心很累。
為了穩固權位晉身高位,每個官僚都使勁渾身解數施展各自的才華,曾經的他也像韓安國那樣堅持著。
突然覺得索然無味。
爭來鬥去,無非為了三公寶座,坐在上面的不願意失去權位,坐在下面的一邊瞅著上面的空檔,一邊提防更下面的人給自己搗亂,為了權位廢寢忘食殫精竭慮,哪裡有如今過的逍遙快活。
“當將軍的滋味挺好,重新整理吏治開源節流交給大臣們去做好了。”
出長安,沿著馳道向著東方。
背後塵土飛揚的大工地漸漸遠去,坐在馬車上哼唱起某支南越流傳的歌謠,詞曲有越人的婉轉又夾雜著秦風的雄健,悠遠綿長。(未完待續……)
第212章 我家郎君天下無雙
馮單照例起了個大早,吃過早飯坐在小凳子上處理草藥,每種草藥處理方法不一樣,有的磨成粉陰乾放在匣子裡,有的則要整隻保留才有藥效。
父親馮信年歲漸長,許多小事都交給馮單來做,馮單每天和瓶瓶罐罐打交道早就習慣了,兩隻竹簍外加幾包草藥只用兩刻鐘飛快的處理完。
瞅著窗外的太陽漸漸升起,馮單走出了屋子:“娘,我去晨練了。”
“噢,小心別磕著碰著。”
“知道啦。”
到了小操場,已經聚集起不少人,馮單和同伴打了個招呼,走到角落拎起兩隻石鎖練起來。
平陽侯府的晨練規矩不算多,除了門大夫帶隊晨跑以外,只有每五天有一次列陣集訓,可以選擇弓術、槍術任意一種,有騎術和御戎(駕戰車)天賦的另外培養。
馮單的騎術不咋樣,御戎水平簡直慘,只有弓術、槍術尚可以入目,門大夫最擅長的劍術只有侯府護衛才會學,侯府的普通家丁用不上。
石鎖操作簡單,一手拎一個練提力,還可以練俯臥撐,練了三組額頭冒汗就停下來歇息,轉臉望見劇信揹著長劍緩緩走過來。
“早啊。”
“早!”
劇信無精打采的,王孟的死對他打擊非常大,只因一念之差離開隊伍接夏玉,從此和王孟天人永隔,他非常痛恨自己的所作所為,每天生活在自責中。
“劇家兄弟去不去報名?”
“報什麼名?”
“太學啊!光副祭酒就有四個人,分別是前丞相衛綰、前御史大夫直不疑、前中尉蘇廣意、前太常蕭勝。”
“那誰才是祭酒?”
“天子。”
劇信倒吸一口涼氣。皇帝擔當太學祭酒的意義連他都看出來:“難怪有這麼多當官的來當副祭酒,那咱們君侯是什麼職務?”
“名譽副祭酒。”
“怎麼說?”
“聽說平時不用管事。待遇和副祭酒相同,我還聽說天子最初想給君侯安上第一副祭酒的名字。君侯說管不過來推辭了。”
劇信似懂非懂聽的雲山霧罩,總而言之太學很重要,朝廷很重視。
長安城裡有許多像他們一樣的少年,口口相傳稱頌著太學,京師中的百官勳貴也分了神。
天剛亮,曹襄被婢女抱出來玩耍,曹時陪著妻子散步。
“你看我們的寶貝有多麼可愛,我真想把這一刻永遠留下來。”
“這有何難,細君抱著孩子面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