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4部分

碌地收拾裝箱,準備明天出發前往遼東。

他來到紫微宮外殿,老遠便看見一名侍衛軍官坐在白玉欄杆上,腿有點不便,此人便是宇文述次子宇文智及,他以為父親的功績而重新入宮為侍衛,做了直殿將軍,但背後卻被人戲稱為‘瘸腿將軍,,他的瘸腿便是當年武舉案中留下的紀念。

“宇文將軍在想什麼呢?”李忠良出現在宇文智及笑道。

宇文智及回頭見是李忠良,他嚇了一跳,慌忙施禮,“原來是李公公!”

李忠良眯著眼笑問:“你父親呢?他幾時出發?”

“父親明天和聖駕同時出發,李公公要找我父親嗎?”

“我是有一個訊息要告訴他。”

李忠良見左右無人,便低聲對宇文智及道:“告訴你父親,聖上其實對楊元慶非常忌憚,他想找一個能監視住楊元慶的人。”

【本月曆史榜月票大戰慘烈,望書友們拉老高一把】

第十五章 少年雙猛

第409章少年雙猛

次日一早,三十萬禁軍護衛著大隋皇帝楊廣以及上千文武百官離開臨朔宮,浩浩蕩蕩開往遼東。

幽州總管楊元慶和暫代太守李淵一直將楊廣送過了鮑水,這才返回幽州城。

“李使君,大軍這一離開,涿郡終於安靜下來,你說說我們下一步該做什麼?”

在回城路上,楊元慶騎馬和李淵慢慢地走著,商議著下一步的安排。

李淵望著一望無際被擱荒的田地,苦笑著搖搖頭道:“現在本應是農忙時節,可你看看這些土地,幾百裡的土地都荒蕪了,到夏天怎麼辦?依我看,還是想辦法發動農民種點什麼吧!否則涿郡夏天鬧饑荒,民心不穩,影響到遼東戰役大局啊!”

“其實從前年就開始擱荒了,很多軍隊和民夫都駐紮一年多,涿郡當地農民大都集中到了永濟河以西,這片幾百裡的土地已經被朝廷徵用,現在歸官府所有,我建議李使君可以把流民集中起來耕種土地,官府免收他們租子,既可以使土地復墾,又能將流民集中起來,以免他們鬧事,李使君以為如何?”

李淵點點頭,“這倒是可行的辦法,只是我手上缺人。”

楊元慶呵呵一笑,“要人還不簡單嗎?明天我調五百士兵給李使君,聽李使君吩咐。”

李淵大喜,“那就多謝楊總管了。”

“使君不用客氣,穩定住涿郡局勢,不僅是李使君一人之人,我也有責任。”

兩人談得頗為投緣,對過去的事情,兩人卻絲毫不提,這時,李淵又關心地問:“楊總管,上次刺殺的事情後來有什麼說法嗎?”

“不了了之,當時崔太守專門寫了奏疏向聖上稟報了這件事,就石沉大海了,就像什麼事沒有發生一樣。聖堂,”

“這件事我倒知道一點。”

李淵沉思一下道:“當時聖上讓內閣七相討論這件事,聽說最後的結果是內閣七相否決了崔太守的奏疏,他們認為指控元家證據不足。”

“其實那次刺殺案我也知道和元家無關,元家若要刺殺我,刺客身上就不會有什麼元家令牌,而且元敏也不會拋頭露面,肯定不是元家所為。”

“那會不會是王拔鬚和盧明月這些亂匪所為?”李淵又問道。

楊元慶笑了笑,“也有可能,說到亂匪,我倒是要考慮趁聖上北伐遼東的機會,剷平這兩支匪眾,決不能讓他們在幽州坐大”

兩人正在說話時,前方疾奔來兩名騎士,馬速極快,楊元慶看得清楚,是兩名少年小將,後面還有一名年輕將領,老遠便聽他們大喊:“爹爹!”

李淵捋須笑了起來,“這是我的兩個犬子元吉和玄霸來了。”

楊元慶精神一振,李元吉和李玄霸來了嗎?他知道歷史上李淵有個病兒子叫玄霸,十六七歲便死了,就是眼前這個少年嗎?

兩名少年將軍飛馳而至,兩人一高一矮,年紀才十二三歲,前面一人身高近六尺,長一對豹眼,面板黝黑,頭戴金冠,身披細銀甲,手執一柄方天畫戟,此人正是李淵的三子李元吉,今年十三歲,師從長孫晟,弓馬嫻熟,武藝高強。

楊元慶聽說過他,在京城很有名,有個綽號叫‘小呂布’,雖然《三國演義》是後來才成書,但關於呂布的民間傳說在隋唐便已流傳。

後面一人比李元吉矮半個頭,長得尖嘴猴腮,面色發黃,一臉病容,他長得有點畸形,頭很小,肩膀卻極寬,雙臂粗壯,顯得力大無窮,他便是李淵的四子李玄霸,今年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