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想做一個不太聽話的大隋藩鎮而已。”
史鐵生和王仁義心中都各自鬆了口氣,他都以為楊元慶是要造反稱帝,楊元慶的表態讓他們更加放心。
這時,蘇烈等其他八名偏將都陸陸續續來到中軍大帳,他們這八人加上史鐵生和王仁義,控制著楊元慶手下的三萬軍隊,侯莫陳乂出任涿郡督軍,而沒有出征遼東,還有另外兩名鐵衛,則留在幽州,作為楊元慶安插在幽州的暗棋。
兩百餘名親兵在外面站崗,不準任何人靠近,楊元慶開門見山對眾人道:“這次聖上征伐遼東就只是一個幌子,他現在率五十萬留在臨榆關,我已經決定,我的軍隊不渡過遼水,就在這裡按兵不動。”
楊元慶已經事先和其他八人都一一談過,眾人都知道他的策略,沒有人說話,眾人都靜靜聽他的安排。
楊元慶看了眾人一眼,又道:“現在已是五月,我估計最遲一個月,中原必將發生重臣造反,首先應是元氏造反,其次可能會是弘農楊氏,我在仁壽四年已經被弘農楊氏逐出家族,他們所做的任何事都和我楊元慶無關,但我也要有自保的準備,不會任人宰割,諸位都是我的心腹之將,今天我以心腹事告之,希望諸位與我共進退,共創新業。”
眾人跪下轟然行禮,“願為總管效死命!”
楊元慶命眾人回營,整頓軍馬,將蘇烈留了下來,楊元慶對他笑道:“跟我一起造反,你可後悔?”
蘇烈搖搖頭道:“獨夫無道,塗炭蒼生,我蘇定方只恨不能手刃此國賊,再說將軍並非造反,我又何悔之有?”
“你說得不錯,但我並不著急。”
楊元慶淡淡一笑道:“我縱有造反之心,但尚未到造反之時,先起事者,不過是為後來人當鋪路石罷了,只有謀定而後動者,才能笑到最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