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元慶現在已經成為他們的第一勁敵,對付如此勁敵,父皇屆然還要講大義,簡直就是宋襄公第二。
“殿下!”
一名宦官在御書房門口道:“聖上宣殿下覲見!”
李世民整理一下衣冠,快步走進了御書房,御書房內,李淵正和太子建成商議著科舉之事,下個月,唐朝也要舉行立國後的第一次科舉。選天下之才,這裡面有大量的細節事務需要處理,李建成便主動請纓,擔任這次科舉的總籌備人。
父子二人正在商議時,李世民走了進來,跪下給父親磕頭,“兒臣向父皇請安!”
一般大臣是不需要向皇帝下跪,但李世民是以兒子的身份參見父親,因此他的禮節顯得格外敬重。
李淵雖然對李世民遲遲不發動剁滅粱師都的戰役有所不滿,但這畢竟是他所器重的兒子,而且李世民以極少的損失大敗粱師都,得到四萬餘降卒和幾萬匹戰馬,這又讓李淵極為高興:
李淵笑呵呵道:“皇兒不必多禮,這裡只有我們父子三人,隨意一點好。”
“謝父皇!”
李世民站起身又給大哥建妾行一禮,李建成點點頭“,二弟坐下說話吧!”
李世民坐下來,先欠身道:“兒臣先要感謝父皇的賞賜!”
河澶戰役結束後,吐谷渾作為賠禮,獻給唐朝二十萬頭牛和三十萬只羊,李淵將他們全部賞給李世民的軍隊,李世民則分賞給了手下將士,讓他們牛羊帶回家,這使他進一步贏得了軍心。
李淵點點頭“,那是將士們立功應得的賞賜,皇兒就為這個而來嗎?”
“不!兒臣是為隋使之事而來。”
旁邊李建成的臉色立刻交得有些凝重起來,他就隱隱猜到二弟或許是為隋軍之事而來,現在果然被他猜對了。
李淵眼中也閃過一絲訝色,他迅速掩飾住不安的神色,微微笑道:“隋使是來恭賀我們剿滅粱師都,皇兒覺得有什麼不妥嗎?”
李世民目光略略瞥了李建成一眼,他不希望兄長此時在旁邊,可大哥顯然沒有離去的意思,箭已上弦,不容李世民不發。父皇,隋朝是我們的第一勁敵,從前是,現在是,將來更是,現在他們主力遠征河北,河東空虛,這是打擊隋朝,奪回河東千載難逢之良機,如果我們放棄這次機會,那麼以後我們就再沒有機會,父皇,機不可失啊!”
“這個……”
李淵沒有想到次子會說這件事,他一時語塞,上午他才洲洲決定遵守協議,現在次子又過來翻盤,而且說得振振有詞。
“二弟,這件事朝廷已經決定了。”
旁邊李建成儘量用一種溫和的語氣解徑,保持太子的沉穩“,朝廷認為既然雙方有協議,而且是兩個朝廷之間的協議,就應該遵守,不能失信於天下,這關係到國之信譽,機會還會有,但失去的信譽卻難以挽回,你不要再勸父皇了。”
李世民心中的怒火以一種不可抑制的速度在迅猛燃燒,熱血幾乎要衝破頭頂,但他依然強烈剋制住內心的憤怒,深深吸一口氣道:“皇兄,協議不能代表國之根本利益,所謂信譽不過是一種面子問題,事關我大唐危亡,事關我大唐能否取得天下‘你卻為了所謂面子,使我們失去唯一一次擊敗隋軍的機會,皇兄,你不覺得為了一個信譽付出的代價太大了嗎?”
李建成也微微動怒了,他沉聲道:“二弟,信譽不是面子,是一國之信,我們以朝廷的名義簽署的協議,上面有大唐太子的親筆簽名。有父皇的寶印,你就隨心所欲將它撕毀,你讓天下人怎麼看大唐,怎麼相信我們”背信棄義,這四個字,你背得起嗎?百年之後,讓我們的子孫又怎麼評價我們?二弟,信乃立國之本,你不要把這個,信,字看得太輕了。”
兩個兒子的爭經使李淵心中十分糾結,其實他兩邊都贊成,他覺得長子說得對,不能失信於天下,可又覺得世民說得有道理,錯過這介。機會,恐怕以後不會再有了,他心中極為矛盾,長長嘆了口氣。
“世民,你未免把隋軍想得太簡單了,我們若動兵,隋軍就會立庶會從河北撤回,最後一場惡戰,若勝利了還好說,若失敗了,損兵折將,還背上一個失信的罵名,得不償失啊!”
李世民不理會李建成,湊上前對父親道:“父皇,兵在暗奇而不再招搖,兵貴在神速,兒臣願提五千騎兵,疾速趕赴延安郡,趁夜從黃河浮橋渡河,直殺向太原,恐怕訊息還沒有到河北,兒臣便已拿下太原,同時再派兩支軍隊奪取飛狐隱和井陌,將隋軍主力堵在河北,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