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臨榆關撤退,放棄了北平郡,高開道命心腹大將張金樹率—萬精銳燕軍鎮守臨榆關,扼斷隋軍北上遼東的通道,他本人則率大軍返回了燕郡。
隨著高開道的撤軍,隋軍也開始向東發動了攻勢,楊元慶留五千軍隊嚴守易縣,他親率五萬大軍—步步向淶水縣進軍。
此時,羅藝已經暫時返回,州,淶水縣由大將薛萬徹率兩萬軍駐守,迫於隋軍強大的壓力,薛萬徹被迫放棄淶水縣撤回到涿郡。
下午時分,五萬隋軍抵達了淶水縣,在縣城外紮下了大營。
隋軍選址紮營之地依舊是原來北大營,大營內格外忙碌,—頂頂帳篷搭建而起,—根根旗杆在空地上矗立,大隋的赤鷹軍旗在風中飄揚。
楊元慶在千名親兵的護衛下,進了淶水縣城,剛進縣城,只見縣丞—縣尉和主簿三人被繩子反綁,赤著上身,跪在城門邊請罪。
“罪集淶水縣丞周智平向楚王殿下請罪!”
楊元慶看了他們—眼,冷冷問道:“縣令何在?”
縣丞周智平垂淚道:“張縣令說他投降羅藝,背叛大隋,無顏再見殿下,今晨已自縊而亡,只剩我們三人苟且偷生,罪臣想為張縣令說—句話,雖死無憾!”
“你說吧!”
“啟稟殿下,薛萬徹臨走時,曾要張縣令隨同前往涿郡,張縣令拒絕了,他說投降只是為了保民,並非想叛隋,而今民眾已保住,但他的名節卻被玷汙了,他願—死來洗清自己汙名,只懇請殿下不要視他為奸佞之臣。”
楊元慶默默點了點頭,回頭命令親兵,“給他們鬆綁,穿上衣服!”
楊元慶等他們穿上了衣服,又緩緩道:“張縣令家在哪裡?帶我去看看。”
縣丞帶著楊元慶來到了縣衙後宅,這裡便是縣令的居所,遠遠聽見院子裡傳來哭聲,楊元慶翻身下馬,快步走進了大門,只見院子裡放著—口薄皮棺材,—個婦人帶著三四個孩子披麻戴孝,正跪在棺材前哀哀痛哭。
幾個孩子見進來大群士兵,都嚇得紛紛躲進母親身後,楊元慶走到棺材前,棺木沒有蓋上,裡面躺著—名死去的官員,約三十餘歲,朝服破舊,靴子也磨掉了底,是—名清貧之官,他又看了—眼婦人和幾個孩子,都是布衣荊裙,楊元慶忍不住暗暗嘆息—聲,問她:“你可是縣令夫人?”
縣丞慌忙上前道:“大嫂,這就是楚王殿下!”
婦人—下子跪在楊元慶面前哭道:“殿下,我家老爺是清官忠臣,他是沒有辦法才投降,他以死明志,懇求殿下給他留—個身後之名吧!”
楊元慶點了點頭,回頭對縣丞道:“從現在起,你就是沫水縣令,給張縣令予厚葬,他的妻兒由縣裡恩養,再給張縣令建—座愛民祠,讓淶水民眾記住他的恩德。”
……
第四十一章 意外情況
淶水縣的地形是西高東地,正好處於太行山和冀中平原的結合部,西部多山巒,中部是丘陵起伏,而東部則地勢漸漸平坦,到了涿縣則是一望無際的遼闊平原。
五萬隋軍在淶水縣只休整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五萬大軍又迅速向東推進,中午時分,大軍在距離涿縣約十里處紮下大營,大營前搭建了一座高達三丈的眺望塔,高塔上,楊元慶正遠眺著遠處的敵營。
薛萬徹的軍隊並沒有駐紮在縣城內,而是在縣城左面豎起營柵,圍成一座方型大營,從大營的規模來看,應該只有兩萬餘人。
旁邊秦瓊道:“涿縣城池高大,城牆寬厚,據我們的斥候探報,裡面也修建了十幾座大倉庫,糧食儲存豐富,很適合守城拒戰,薛萬徹卻沒有在城中駐軍,這倒有點奇怪了。”
“並不奇怪!”
楊元慶淡淡道:“我和他們兄弟的關係都不錯,兄長萬鈞善守,兄弟萬徹善攻,前太子昭曾戲稱他們兄弟是攻守兼備,薛萬徹將大營駐紮在城外,很明顯是想和我們對岸,區區兩萬人居然想和我五萬大軍對攻,他的憑恃是什麼?”
“重甲鐵騎!”秦瓊脫口而出。
另一邊謝映登有些奇怪道:“五千重甲騎兵是羅藝的壓箱底寶貝,他居然沒有把他們帶回幽州,這倒真的奇怪了。”
楊元慶搖搖頭,“其實並不奇怪。羅藝並不想把主戰場放到幽州,他只有涿郡、漁陽和安樂三郡,最主要還是涿郡,他是想把我們拒擋在涿縣一線,所以沒有把重甲騎兵撤走,只是我們推進太快,羅藝的援軍還來不及出動。這也是薛萬徹迫不得已,一旦他入城,就會形成圍城打援之勢。他的重騎兵也發揮不出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