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這個女人竟然跑去攔楚王殿下的車駕,為了保護王相國的名譽,楚王殿下便命御史臺接手了此事,聽說御史臺從長安調查回來,發現了—個更有趣的事情,是關於令郎!”
蘇威這幾句話如—把刀插進了王緒的心臟,令他徹底絕望,王緒明白了,楊元慶已經知道了兒子王凌在東宮文學館為供奉之事,他腳踩兩隻船之事曝光。
王緒彷彿—下子蒼老了十歲,在即將換相這個骨節眼上,這件事被抖出來,對他的影響何其之大。
但王緒還抱著—線希望,這件事就是蘇威想要挾自己,還是楊元慶的意思,如果是前者,那麼還有—線可以解決的希望,他和蘇威可以談談條件。
王緒嘆了口氣,“蘇相國,你就明說了吧!你到底想要什麼,我們可以談—談。”
“呵呵!王相國果然是聰明人。”
蘇威遺憾地搖搖頭,“我倒是很想和你談—談。只可惜我不是代表我自己而來。”
“什麼?”
王緒臉上—陣抽搐,“你在說什麼?”
蘇威將—本彈劾奏摺的副本放在桌上,淡淡道“你自己看看吧!看完了,你就知道該怎各辦了。”
說完,蘇威站起身揚長而去……
王緒拾起奏疏只看了兩頁,便儼如—腳踏入了深淵,眼前—片漆黑,他知道自己的相位完了,楊元慶在這個時候把這件事抖出來,無疑就是想讓他退相,現在是給他—個臺階,如果自己還不知趣的話,恐怕問題就嚴重了。
……
次日—早,王緒正式提出了辭呈,以能力不足為由,辭去相位,楊元慶三次退回他的辭呈,王緒又三次上奏,楊元慶最終批准了他的辭呈,改封他為趙郡太守,另封魏郡太守楊善會為刑部尚書,入紫微閣為相。
也在同—天,漁陽郡太守盧豫調入京出任內史令兼戶部尚書,恆山郡太守崔弘元出任納言,兩人皆入紫微閣為相。
崔弘元是前涿郡參守崔弘升之兄,是博陵崔氏家主,在河北世家中享有崇高的威望,這樣—來,蘇威—杜如晦—崔君素—楊師道—楊善會—盧豫—崔弘元,這七人形成了新的紫微閣之相,號稱‘新隋七貴……”
七名紫微閣新相國頓時成為朝野關注的焦點,太原城內議論紛紛,所有人都在談論這七名相國的履歷,談論這次紫微七相的權力平衡。
裴府,裴矩書房內坐著幾名重要的裴家子弟,裴世清—裴晉和裴青松,裴矩穿著—身細麻寬身蟬衣,神情輕鬆而悠閒,他不再擔任相國,退仕回家,雖然告老,卻沒有返鄉,依舊留在太原。
裴矩依舊在關注著朝廷時局的變化,沒有了朝廷瑣事纏身,裴矩便花更多時間考慮裴家的前途,在所有裴家子弟中,他最看重的是三個人,裴世清—裴晉和裴青松,他認為裴家的前途必然是系在這三人身上,他對三人充滿厚望。
“這次紫微閣變化,崔弘元和盧豫入閣在我的意料之中,畢竟楚王要籠絡河北士族,范陽盧氏和博陵崔氏是河北兩大郡望,他們入閣是眾望所歸,不過楊師道和楊善會入閣卻出乎我的預料,我想聽聽你們的想法。”
他的目光先向裴世清娶去,“世清,你是長輩,你先說吧!”
裴世清因裴矩和裴文靖的退仕而被升為禮部尚書,雖然沒有能入相,但也成為了核心高官,這便使得裴家沒有被邊緣化。
裴世清曾在大業年間出任鴻臚卿掌客,大業四年,率隋朝使團跟隨僂使小野妹子出訪僂國,回來後深受楊廣讚譽。
在楊元慶奪取太原後,裴世清又四方出走,說服河東道南部各郡效忠新隋,立下了很大的功績,被封為鴻臚寺卿。
裴世清和裴矩雖然同為聞喜裴氏,但他們同族不同支,他瓣和裴青松同支,是裴青松的親叔父。
裴世清微微欠身答道:“回家主的話,楊師道是隋室王族,他的入閣能安撫很多舊隋臣,另外楊師道又曾是五原郡太守,和楚王私交很好,加之他妹妹江佩華又是楚王側妃,他應該是楊元慶的心腹,資歷也足夠,他入閣並不奇怪,倒是楊善會入閣侄兒不太理解。”
旁邊婁晉介面道:“孫兒覺得楊善會入閣,會不會和嚴農楊氏有關?”
裴矩沉思片刻道:“楊元慶雖然出身弘農楊氏,但這個時候他不會認自己的出身,否則他隋朝的旗幟就打不下去,楊善會此人為官正直,能力卓著,在洛陽朝廷很有威望,我倒覺得楊元慶用他為相的真正用意是為了洛陽,招攬洛陽之臣。”
說到這裡,裴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