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11部分

有多少頂大帳?”一名唐軍斥候小聲問道。

“大概有一千頂大帳,都是中型帳,一帳一隊士兵。”

“那就是有五萬隋軍了。”

樹上唐軍斥候搖搖頭,“還要去掉軍械帳,大概有四萬隋軍左右,應該一半是騎兵。”

樹下的唐郡斥候迅速在紙上畫著地形及紮營圖,又將軍隊數量和戰馬數量標註在旁邊。

“看清楚帥旗了嗎?”

樹上唐軍斥候看了半晌,眉頭一皺道:“看不清帥旗上的字。不過他們赤鷹軍旗是銀邊,那就應該是總管級的主將,極可能就是徐世績。”

正說著,一隊隋軍巡邏騎兵從官道處向這邊奔來,嚇得樹上的斥候跳下樹。匍匐在草叢中。

等巡哨騎兵過去,兩人悄悄離開了山丘,在山腳樹林內牽出戰馬,翻身上馬,向南方疾奔而去。

。。。。。。。。

襄陽城,這裡是唐朝荊襄行臺總管所在地。由剛剛升為荊王的李孝恭出任行臺總管,掌握著荊襄軍政大權。

和長安朝野一樣,李孝恭也在關注著長安政局的變化,也和眾人一樣,對唐朝的內憂外患深感焦慮,他沒有遮蔽自己的眼睛,他也看到了隋朝愈加強勢,全面進攻唐朝只是時間問題。

其實李孝恭也根本不相信隋軍會遵守協議,停戰兩年,恐怕連半年都等不到,如果隋軍不利用戰勝突厥的契機,不利於唐朝內亂,那真是楊元慶無能了。

想到唐朝的內亂,這讓李孝恭更加深感憂慮,他是高層旁觀者,要比當事者看得清楚,比一般的旁觀者更看得透徹。

幾次大戰使他慢慢回過味來,其實唐朝的失敗就是敗在內亂上,從第一次中原之戰的失敗,到第二次中原之戰的失敗,兩次大敗奠定了今天隋強唐弱的局面。

而這次慘敗恰恰都是敗在唐朝內亂上,高層決策失誤,太子和秦王兄弟二人的奪權嚴重影響到了大唐的軍國決策,所以說,內不穩,亂之源。

相反,隋朝內部卻凝成鐵塊,楊元慶敢於放權,讓紫微閣七相共決政務,而他統領軍事,文濟武略,相得益彰,才使得隋朝在面臨突厥嚴重入侵的情況下,非但沒有被擊垮,反而更加強大。

李孝恭負手站在窗前長長嘆了口氣,唐朝之敗,並非敗在強敵之上,而是敗在內部的爭權奪利。

時值今ri,聖上才終於明白過來,開始要削奪秦王的軍權,可現在秦王羽翼已成,還來得及嗎?

李孝恭原本是秦王的堅定支持者,但為了大唐內部能穩定下來,他也毅然放棄了對李世民的支援,改而全力支援唐帝李淵進行內部整肅。

這並不是說李世民就是唐朝的亂臣賊子,至少李孝恭不這樣認為,李世民有軍事才能,統兵能力很強,但現在的局面下,唐朝只能壯士斷腕,才能贏得新生。

聖上要想社稷不亂,無疑只能是保太子,那也就不得不放棄秦王李世民。

李孝恭在反覆考慮了很久後,終於接受了李淵的封爵,被封為荊王,成為第一個非嫡系而封國王的李氏宗室。

在決定立場後,李孝恭的心態也變了,他現在希望聖上能早ri奪秦王軍權成功,將唐朝內部穩定下來,那樣或許他們還有一線希望。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了親兵的稟報:“啟稟殿下,新野斥候有情報傳來!”

李孝恭霍地轉身,他這兩天就在等南陽郡的訊息,兩天前他得到緊急情報,隋軍大隊進入南陽郡,這使他感覺到了一種壓力,也感到了一絲殺氣。

“拿進來!”

門開了,親兵快步走進,單膝跪下將一卷情報呈給李孝恭,李孝恭開啟情報看了一眼,臉sè微微一變,居然有四萬隋軍,就駐紮在新野縣,距離襄陽郡約二十里之處,極可能是徐繼業統帥。

李孝恭快步走到沙盤前,按照情報上所說的地方,找到了隋軍駐兵的兩江口,他臉sè更加大變,從那裡南下便是平坦大道,殺到襄陽城下只要半天便可。

但情報裡說隋軍建築的是板牆軍營,這讓他略略放心一點,板牆軍營更偏重於防禦,不過。。。。。

或許這是隋軍的虛兵之計,讓他們以為隋軍只守不攻,而且不是為了進攻,他們為什麼不駐紮在城內。

四萬大軍進駐邊境,難道是因為。。。。。李孝恭想到了他得到的另一個情報,蕭銑和杜伏威同時在調兵遣將,擺出了準備聯合進攻李密的姿態。

李孝恭忽然明白過來了,這是隋軍在牽制自己,不準自己從後面進攻蕭杜